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印刷工艺技术

凹印工艺的故障检修(下)
0
已有 0人评分
评论/评分
所需包装币:0 下载次数:0
上传时间:
2013-11-21 10:42:00
0
分享到:
资源简介

凹印工艺的故障检修(下)

 

静电故障中最为普遍发生的现象有“胡须”、“溅墨”和“云纹”,有必要注意各种现象的处理对策。

1、胡须

现象:印刷物的黑体字、字框、实地印刷部分的锐角位置有胡须状的油墨飞舞。

对策:一般提高油墨黏度,降低印刷速度就可以就解决问题。现在静电防止剂的添加没有改善结果,可以考虑一下印刷膜的差别影响。

2、溅墨

现象:距离图案几厘米的位置,有纤维状的油墨飞舞发生。

对策:降低油墨黏度,使用快速、慢速溶剂的混合溶剂有效。

3、云纹

现象:在实地印刷部分有不明显的雾状或圆形出现,特别是使用有甲苯的油墨容易发生此现象。

对策:这与油墨的黏度、印刷速度没有太大的关系,添加静电防止剂和少量酒精特别有效。

刮刀,可以说,凹版印刷中有70%以上的故障是在刮刀与版辊之间发生的。

刮刀故障的主要表现在:

1、刮刀线

现象:在印刷物、非画线部分出现无关的长线。

原因:刮刀和版辊之间有夹杂异物的纹状污线产生,或者刮刀研磨不良、损坏。

细的浓线:有坚硬的夹杂物,造成刀刃损坏:粗的浓线:有柔软的夹杂物,双重纹在图案中央部分呈现。

对策:油墨使用前后要过滤;刮刀要再研磨或者一更换;循环泵使用过程中要过滤。

2、刮刀粉尘

现象:实地部分、粗体字的末尾部分,有丝状的污线产生。

原因:刮刀内侧有柔软的异物堆积,在图案尾部由于刮刀的转移,异物遗漏下来,产生污线。

对策:去除杂物:油墨过滤以及对刮刀内侧进行清扫;降低油墨黏度;要装刮刀时,应该注意刮刀探出长度,避免刮刀上得太硬或太软。

3、无规画痕

现象:在印刷物的图案、非画线部分,随机产生1-2cm高的污线。

原因:细小柔软的夹杂物,从刮刀和版辊间裂口中流出后产生污状。

对策:油墨的过滤;环境重新清理;印刷前版辊幅宽须重新设定。

刮刀故障中,夹杂物混入的现象最为普遍,彻底过滤油墨(150一200网眼)可以防止印刷室内尘土混入。随时注意印刷室内环境卫生的清扫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附表  凹印常见故障表

 

因素关系(●大、○中、△小)

No

故障名称

现象

设备

材料

方法

环境

1

刮痕

线条状的污线

2

刮刀粉尘

图案尾部有丝状油墨

3

圆规划痕

雨线状的小污点

4

墨刀生锈

经过一段时间后,刮刀刃易生锈`

5

粘度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后粘度增加

6

油墨故障

发色性、附着性不良造成光泽不够

7

发泡

在墨斗中有泡出现

8

起皮

在墨斗中难于流动处,有干墨皮出现

9

浮色

混色油墨在墨斗中分离

10

沉淀

在墨辊上有淤泥状的不分解物出现

11

非图文部分

薄膜状的油膜向印刷纸转移

12

糊版

细纹、小文字间断、脱落的不良现象发生

13

龟纹

有斑纹出现

14

墨膜

在阴影部分有流线状的浓淡不一的斑点出现

—`

15

加网

因为和屏幕的角度一样,有浓淡不一的斑点出现

16

色调再现不良

套印印刷中的浅颜色部位的斑点不能正确映出来,太粗、太细运转不良发生。

17

文字边粗

实地的油墨印出,小文字变粗,版文字有破损

18

静电气障碍

着色部位的周围有胡须状的污线,油墨飞出来

19

残留溶剂

有机溶剂残留、臭气很浓、堵塞事故、分层叠片加工不良等现象

20

印刷物不匀

因为是多面印刷,上下、左右、图案再现性产生差别,特别是着色部位

21

版磨损

图案的再现性,全部浓度反映不足

22

套印不良

图案的位置,制袋尺寸反映不足

23

结块

缠绕后的印刷面和非印刷面的附着,油墨脱落

24

色变化

印刷中保管的残留油墨中混色油墨的色相发生变化(多数表现在白墨中的混合物)

25

导轨脱落(疵点)

在着色和重叠部位有针孔状的油墨脱落

26

拉毛

前一个单元的油墨附着在版面上

 

27

套不准

图案的再现性不稳定

28

纸张起毛

压印胶辊/单元之间起皱

信息来源:中国印刷港

 

学习资料评论
评分: 力荐 推荐 还行 一般 较差 很差
您还看过
看过此资料的还看过

©2008-2013   s8p.cn  包装地带网

备案号:粤ICP备12015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