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印刷工艺技术

胶印印品的大面积实地底色的产生及解决(下)
0
已有 0人评分
评论/评分
所需包装币:0 下载次数:0
上传时间:
2013-11-11 11:13:00
0
分享到:
资源简介

胶印印品的大面积实地底色的产生及解决(下)

 

 5.印版

    印刷满版实地,按常规应晒一块实地印版,但也可以用旧印版进行满版印刷,此举可以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但是PS版图文部分的感光树脂和空白部分的氧化铝对油墨的吸附和转移能力还是稍有差别的,印品上与旧印版图文部分相对应的墨层就会比旧印版空白部分相对应的墨层颜色稍深一点。印刷强色,如深蓝色,最好选用完全空白的印版,或者将旧印版反过来(正面朝里,反面朝外)安装进行印刷;印刷弱色,如印刷黄色和印刷亮光油时,由于人眼很难区分这种微小的差别,可以直接使用上一次印刷后留下的旧印版。

    6.油墨的调配

    印刷实地用的油墨,流动性要比印刷网目调图像稍大些。油墨流动性太小,不易在墨辊间传布均匀,可能会导致墨色前深后浅。流动性大些,油墨印到纸张上后,能在干燥之前迅速流平,有利于增加实地覆盖率,以取得墨色均匀、厚实的效果。纸张越不好,印刷实地时越需要提高油墨的流动性。

    油墨的流动性调节,主要是调节油墨的黏度。一般添加低黏度的6号调墨油对油墨进行稀释,不过也要严格控制用量.因为黏度太低,油墨容易乳化。

    印刷铜版纸时,为了防止背面蹭脏,需要在油墨中添加少量干燥剂或撤黏剂。
 7.墨辊的传墨性

    墨辊因老化或清洗不当会变得光滑,吸附和传递油墨的能力就会减弱。特别是着墨辊,如果不能吸附足够的油墨,在它和印版图文接触后第一转传墨时,由于储墨量少,印版上图像的暗调和实地已将它表面的油墨吸去大部分,而串墨辊又不能立即得到足够的墨量来补充,所以在第二转传墨时,图像暗调部分或实地所得到的油墨,已比第一转少得多.虽有4根着墨辊传墨,但仍会出现墨色前深后淡现象。因此,着墨辊,尤其是前两根着墨辊,一定要选用表面传墨性能好的胶辊。

    8.墨辊的压力调节

    墨辊和墨辊之间、墨辊和印版之间的压力要调节适当。压力太小,传墨不良,尤其是着墨辊和串墨辊之间接触压力太轻,使着墨辊得不到足够的墨量,会出现版面墨色前轻后重现象;而压力太大,会加速墨辊老化,尤其是着墨辊和印版之间的压力过大,会在叼口处产生冲击跳跃,出现墨杠。同一根着墨辊与串墨辊之间的压力要略小于其与印版的接触压力,这是为了保证在串墨辊的表面线速度与印版表面线速度不一致时,确保着墨辊能随压力大的一侧即印版一侧同步运转,使着墨辊和印版表面尽可能没有滑动。

    9.水辊的压力调节

    水辊和水辊之间、水辊和印版之间的压力太小或太大都会导致传水不良,从而引起版面起脏。着水辊和印版之间压力太大,着水辊和串水辊之间压力太大,都有可能引起白杠。

    10.串墨辊的调节

    为了达到最佳的匀墨效果,串墨辊的轴向串动量一般都处于最大串动量位置,处在这个位置也有利于操作人员快速将版面轴向墨量调节均匀。有的印刷机,着墨辊经调节后也可以串动,为了达到更好的匀墨效果,可以让着墨辊作适量的串动。通过调节串墨辊串动的起步点,可以改变油墨的周向分布情况。很难确定哪一起步位置就一定是最佳起步位置,一般只能通过逐渐调节串动起步位置,来确定一个最有利于墨色均匀的位置。

    11.控制乳化对墨色的影响

    印刷实地底色时,乳化消耗掉的水分多,供水量大。实地底色部位的轴向两端,尤其是底色部分靠近或到达纸张边缘时,纸张以外的区域,既没有油墨和水乳化,也没有纸张的空白部分吸收水分,结果过量的水分会随着水辊的串动进入纸张轴向两端的底色部位,导致纸张两端的底色墨层乳化过重,墨色变浅,并可能引发背面蹭脏现象。合理做法是,尽量使用水路吹风装置,或在水斗辊上贴纸条,减少印版轴向两端的供水量,控制整个版面的乳化程度。

    印后加工对实地底色的影响

    底色墨层经上光,覆膜等加工后,表面更加平滑,更趋向于镜面反射,因而能使底色显得更加厚实。

    印刷时如果添加燥油过量,或放置时间过久,墨层发生晶化现象,就会导致上光油在印迹上附着不良,出现麻点,影响底色的均匀性。这时可以在上光油中添加5%的乳酸,以增强上光油的附着能力。

    印刷深色时,如果喷粉过量,覆膜会使粉质颗粒显得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美观。

 

信息来源:中国印刷港

 

学习资料评论
评分: 力荐 推荐 还行 一般 较差 很差
您还看过
看过此资料的还看过

©2008-2013   s8p.cn  包装地带网

备案号:粤ICP备12015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