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行业资讯

票据印刷企业如何抓住商机
0
已有 0人评分
评论/评分
所需包装币:0 下载次数:0
上传时间:
2013-12-4 9:45:00
0
分享到:
资源简介

票据印刷企业如何抓住商机

票据印刷企业如何抓住商机


近日,记者从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包装企业了解到,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最直接的印制单位是包装印刷企业,之前已经有不少包装企业特别是酒标印刷企业已经在进行贴标生产,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了技术上的研究和改进。新制度肯定要给包装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但行业也普遍感到实施该码工程巨大、时间紧迫,与现实印刷行业总体现状有着非常大的落差。

上海一家大型包装印刷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贴标生产单独在酒标上是可能的,他们的企业就做过。但超大规模的产品贴标不可行,因为人力耗费不起,而且从政策上看也不是长久之计。企业进行过变码印刷技术的研究并进行过试产。生产中变码印刷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原有包装设备与变码印刷环节的衔接技术含量较高不易操控;再者就是在印刷工序上要增加很多时间。这些无疑给直接在包装上印制可变监管码造成了障碍。

北京某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认为,目前,行业把所有具有监管变码印刷能力的机械加起来也远远满足不了入网企业的需求;而让微利的印刷行业冒风险投入大量的资金购入新设备也不现实。有一些跨国外企有意向投资中国的电子监管码包装业务,目前有外企对该市场进行了考察,看来他们觊觎中国电子监管这个巨大的市场,但还在观望中。

面对电子监管码带来的商机,一些票据印刷企业表示了想从中分羹的想法。3月21日,在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印刷分会召开的“票据印刷与电子监管码印刷”座谈会上,部分电子监管码印刷定点企业和喷墨、机械设备供应商围绕票据印刷企业进入可变信息标签印刷领域的可行性和优势劣势进行了探讨。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票据印刷分会理事长邢建民认为,国家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具体到商业票据印刷行业,无疑是一种产品延伸的机遇。

上海安全印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巢建国说,电子监管码的市场大得几乎不能想象。若让每个企业生产100亿枚统一的电子监管码标签,若每个标签卖2分钱,企业就有2亿元的收益,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他认为票据印刷企业如果要转型,机会就在今年。

对于企业进入电子监管码这个可变信息标签印刷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巢建国认为,包装行业大多采用柔印凹印胶印方式印刷标签,而票据印刷企业在标签的色彩还原方面经验还显不足。另外票据印刷行业使用的某些数字印刷设备不适合在铜版纸涂布纸上印刷,这对票据印刷企业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技术问题。但和其他行业相比,票据行业的优势在于对数据的数字化印刷、对数据的管理比较严密,可以凭借这个优势吸引客户。

北京豹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明谈到,选择贴标的方式,对于票据企业来讲是最容易进入的方式,但是从长远考虑,贴标方式能持续多长时间是个问题。因为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规定,“前期可贴码,后期须印码”。

凯莱集团副总裁连卫强认为,若印标,票据企业就要向包装企业方向转型,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客户资源不同,技术、工艺、设备都不同。那么票据印刷企业相应就需要重新开发市场资源,投入巨额资金购置设备。而风险问题无疑是不少企业入行的障碍。

学习资料评论
评分: 力荐 推荐 还行 一般 较差 很差
您还看过
看过此资料的还看过

©2008-2013   s8p.cn  包装地带网

备案号:粤ICP备12015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