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印刷工艺技术

免喷粉胶印油墨添加剂应用之有问必答
0
已有 0人评分
评论/评分
所需包装币:0 下载次数:0
上传时间:
2014-1-15 21:45:00
0
分享到:
资源简介

免喷粉胶印油墨添加剂应用之有问必答

 


    问题反馈

    (1)印刷到4000张左右时,开始出现堆墨现象,但机器的传墨系统和印版均未发生异常现象。
    (2)印刷到5000张以上,发生堆墨,其他方面正常。
    (3)印刷9000张时,一切正常,没有堆墨现象。

    原因分析

    造成堆墨的原因主要有:原辅材料、环境条件等因素。堆墨现象有一定的规律,在发生问题时,如果认真地观察其发展趋向、变化进展情况、涉及的地点和印刷品质量受损的程度,就可以透过现象分别判定出以下结论。

    1.顺时针方向的堆墨
    堆墨辊、堆印版、堆橡皮布,从上到下的堆墨,可称为“三堆”现象。其主要由两个单项物理性质引起,一是油墨本身干燥过快或加了过多的燥油(尤其是红燥油),这不仅会造成油墨结皮,而且也会引发油墨质地变粗;二是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较粗、质地较重等。

    2.逆时针方向的堆墨
    “三堆”现象开始于橡皮布的堆墨现象,主要是由两种物质的性能互相关联引起的,一是纸张的表面强度,二是油墨的黏度和黏性。当然,如果油墨在印刷机上黏性增值较大,那么另当别论。在发生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纸张的表面强度与油墨较大的黏度、黏性相比,起决定性因素的是纸张的表面强度。

    因油墨乳化所引起的堆墨,首先受影响的是印版和着墨辊上的油墨,而后向两个方向发展,上到墨斗中,下至橡皮布上并随即转印到纸张上。油墨乳化程度轻微则无碍,重者将会产生下堆橡皮布、上堆墨辊现象,如果油墨乳化过于严重将会破坏墨体结构,导致无法印刷。然而,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既不轻微又不算严重的渐进式油墨乳化现象。开始没有明显的变化迹象,待水分含量逐渐变大并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油墨一点一点地积聚在橡皮布上。与此同时再由着墨辊逐渐传递到传墨系统,其现象是墨辊上的墨层缓慢增厚,但是还不至于达到影响油墨传递和转移的程度。此时,若不注意调整水墨平衡,对其产生的根源作出误判,措施不当,就容易发生意外。

    关于免喷粉油墨添加剂导致油墨堆积橡皮布的问题,有待反馈信息和相关资料比较全面后,再经过论证以得出恰当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产品功能改进。
    两点建议

    (1)清除附着在印刷机各部件上的残留粉尘。如果使用免喷粉油墨添加剂,更应该彻底清除。

    (2)定期更换润版液,同时彻底清除水箱下面的沉淀物,洗刷箱体。在印刷过程中逆向发展不仅是“三堆”现象中独有的,润版液也有此现象,只不过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遇到问题时,可用以下方法检测润版液:①待水箱内的润版液静置4小时后,水箱内的润版液会分为上、中、下三层。②把水箱中的润版液搅浑,取出150ml倒进容量为200ml的玻璃杯内,静置4小时后,先将上、中层的水倒出(注意不要搅动底部的沉淀物),慢慢再倒出下部的水,把留在底部的沉淀物取出放在玻璃片上摊开,晾八成干后,用显微镜观察。如果没有显微镜,也可用30倍的放大镜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原因。

    油墨问题

    冬季温度低是油墨变稠的外部因素。在温度影响下,油墨(原墨)发生稀稠变化是一种物理现象,但变化的是形态,而不是本质(油墨的基本性能)。

    油墨太稠,黏度也大,但最好不要用稀释剂或调墨油调整其黏稠度。因为当用户需要调配墨性时,油墨厂家产出的原墨所能容纳的各种助剂的总量是有限度的,超出极限量,即使可以使用,也减弱了油墨的基本性能,影响印刷质量。另外,油墨的黏度和稠度有关系,这里是指其性质而不是指其现象。而实践中常有这种情形,油墨稠度大,但黏度小,其流动度仍然较大。所以说,稠度大的油墨不一定黏度大,黏度大的油墨也不一定稠度大。

    由温度引起的油墨变稠现象,可以用以下办法解决:(1)将原墨放在暖气片上或暖气旁边,使其缓慢升温逐渐恢复到原状。(2)急用时可使用开水进行外部加温,具体方法是把开水倒入盆内,再将原桶(盒)墨放在水中,但要防止水蒸气浸入,待水温降到27摄氏度左右时取出,开盖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印刷车间的温度以保持在27摄氏度左右为宜。

    在正常温度下油墨也有稠厚现象,因为油墨的稠度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油墨的流变特性。如果不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变稠现象,可归纳为以下两种原因:一是由原墨内在结构中的强触变性引起的,但经搅拌恢复原状后,仍可使用;二是过期油墨或因存储不当而产生的变质油墨,不能使用。

学习资料评论
评分: 力荐 推荐 还行 一般 较差 很差
您还看过
看过此资料的还看过

©2008-2013   s8p.cn  包装地带网

备案号:粤ICP备12015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