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T5新标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质量要求与检验条件和方法。正确理解了质量要求后还要会用检查条件和方法。两部分内容是统一的,要在理解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检查条件和方法,科学地评价产品质量。
1.产品质量的内涵。产品的ISO术语解释为“活动或过程的结果”,质量解释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总和”。其解释非常原则,但是高度概括了产品质量是通过活动达到和满足社会要求的本质。印刷品的范围很宽,不同的印刷品质量内涵不完全相同。以文字或数字为主的印刷品,其质量要求主要是准确性、易读性、墨色一致性等。CY/T5是以图像为主的平版印刷品标准,因此,数百名印刷及相关业专家归纳并确定了阶调值、层次、套印、网点、K值、颜色、外观等指标作为控制和评价产品质量的指标。有人将印刷品质量解释为:“印刷品的各项外观特性的综合效果”。这个综合效果就是指图像的阶调复制、层次复制、颜色复制、版面干净、文图规范正确等。评价产品质量应以上述内容为据。
2.要正确配备产品质量检验的条件,理解检验的形式,学会使用检验的仪器或工具。按照标准所提供的检验方法和要求进行检验和评价。要按附录A(反射密度计)、附录B(网点增大值的计算方法)、附录C(相对反差值的计算方法)、附录D(测控条)所提示的规范、要求、原理、方法对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分别进行控制、检验和评价,要正确理解标准检验的含义和要求。在认识正确和统一的基础上,认真实施。
3.在正确理解标准内容和检验方法的基础上,产品质量的检验与评价应以科学技术为主,整体综合评价相辅。如何鉴定印刷产品质量,严格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对客户和产品使用者,是以各自阅历、爱好进行检验,一般主观的成分偏多;对于设计者、出版者和广大印制工作者、质量检验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应以标准内容的要求为据,从设计加工、物质条件、工艺技术、质量参数、外观特征、文图规范、出版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检验和评价,总的要求是既要达到或高于标准的各项指标,又要有良好的整体综合效果,满足客户的需求,质量上达到要求。
4.彩色印刷品应该评价哪些指标,如何评价,既存在理论问题,也有方法问题。《印刷质量与标准化》1999年5期刊登的“论彩色印刷品质量的评价”一文中提出的“彩色印刷品质量评价的十个项目”,阅读后没有查到根据。从阶调复制用到默里-戴维斯(Murray—Davies)公式(附录B)和在此公式有所发展的尼拉-尼尔森(Yule-Nielsen)公式以及在彩色复制用到的纽轮堡(Neugebauer)公式等均未涉及平均值这个概念。
①“实地密度以黄、品、青、黑四个色的实地密度Di的平均值,作为评价项目的实地密度值。即:D=(Dc+Dm+Dy+Dk)/4”。这种提法不知根据和用意。实际实地密度Dy是用紫蓝滤色片(柯达47B);Dm是用绿滤色片(柯达58);Dc是用红滤色片(柯达25)测出的。Dy、Dm、Dc各吸收可见光三原色的蓝、绿、红,如果密度足够的话,没有反射光就能叠加成黑色。由于平版印刷的局限性,达不到足够的黑度,因此再加黑版进行补偿,以满足图像阶调复制的需要。黑实地密度是用浅橙滤色片(柯达106)测出的。黑是吸收所有可见光的结果,与黄、品、青叠加生成的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四个色的实地密度是由四种不同的滤色片测出的,四个滤色片的透光光谱范围,透光量都不同,各有各的作用,不存在平均值问题;Dy、Dm、Dc、Dk四色实地密度的平均值小于四色实地密度的叠加值,如Dy为1.0、Dm为1.4。Dc为1.5、Dk为1.7其平均值为1.4,实际常规条件叠加后的有效密度为1.8左右;四色的实地密度不变,改变一下印刷色序,如最后印黄改为最先印黄,其四色叠加的有效密度也不同,但数学平均值还是相同的。因此实地密度平均值的概念既没理论根据,又与实际不符,更不能作为评价产品质量的项目。
②“阶调误差”:阶调应理解为在一定的亮度范围内层次的状况。影响阶调复制的原因很多,但“阶调误差”如何理解没有查到根据。原文解释是用网点梯尺与印刷品相对的网点面积差划出的特性曲线,两者的差为“阶调误差”,这样解释在概念上就值得研究,应为网点增大值,不是“阶调误差”。按平版胶印的特点,印刷时网点适当增大是正确的,适当增大网点才能印实,不增大倒是错误的,因此理想的印刷曲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一条曲线。不同的印刷适性条件、不同的印刷色序、不同的网线数、不同的网点形状、不同的色版曲线也不同。因此,TE=(Tec+Tem+Tey+ Tek)/4的提法既没有意义,也没有根据。
③“网点不实度”:客观地讲,产生网点不实的原因很多。如版材性能不良,晒版操作不规范,纸张和油墨性能有缺欠,橡皮布老化,场房环境不适(温度低等),给水量、给墨量、印刷压力不匹配、操作不妥等。“网点不实度”只提到“网点掉点和发虚”,实际还包括网点面积的缩小、网点空心、网点变浅、网点畸形、网点发虚等现象,这些很难定量判断。真正的掉网点实践中并不多见,比较多的是网点残缺,此时用网点的积分密度控制是可行的,在制定和修订标准时都没涉及该指标,是以控制实地密度值、最小网点来齐面积、网点增大值。相对反差来综合控制全阶调复制曲线,间接控制网点实度,因为网点的实与不实直接影响图像复制的各项指标。因此文章提出的只有在50%网点处理观察打分的方法可行性、准确性值得研究。
④“50%网点扩大率”:标准用的网点增大值,附录B提示是用默里一戴维斯公式。文章指用鲁纳尔测控条50%网点面积处细网密度与粗网密度之差进行的。该种方法有三个特定的含义:一是指6O线/厘米(或指150线/英寸),如果产品线数变化,其增大值要进行换算。
二是指特定结构,不同形状50%网点边缘长度的总长并不同,测出的积分密度不同,网点增大值不同;三是指50%网点面积处的绝对值,其他部位的网点增大值均小于5O%网点面积处。不同的印版测出细网点与粗网点的积分密度是不同的,因此网点增大值也是不同的,操作时必须分版控制,而且必须都达到标准的要求。如其中三个版是合格的,一个色版超标或增大值不够,其平均值在控制范围内,实际产品会造成偏色或缺色,因此网点增大值不存在DG=(DGc+DGm+Dgy+DGk)/4的平均关系。
⑤“相对反差值(K)”:主要控制中间调至暗调的指标,也是控制全阶调的指标。理论上讲,如果实地密度、最小网点、网点增大值都控制好,K值也是适合的。需要指出的是各版的实地密度差别很大,因此各色的K值差别也较大。各色有各自的作用,相互间存在补偿关系,但是不存在K= (Kc+Km+Ky+Kk)/4的平均关系。如黄版在制版时采用了底色去除,再加上其实地密度较小,K值偏小是正常的;黑版如果采用短(绝大多数是短调)调,在图像的暗调有底色增益的作用,K值偏大是需要的,因此标准不仅给出的精细产品与一般产品的K值不同,而且同一类产品的黄版与品、青、黑版K值也不同。
上述内容是用特定已知面积的几何图形的测控条(网点、阴阳网点、直线、折线、放射线等)进行测试,并通过计算得出数据与标准中给的数据进行比较,对版心内的图像质量间接进行控制,通过对测试条的分析,来判断版内的质量,正常情况下两者是统一的,测控条合格(必须在相同条件下操作),产品也应该是合格的;如果测控条合格,而产品质量不合格或不理想,就必须找出原因给予解决,测控条只是参照物。
⑥“三次色的有色度”:这种提法不知出处和用意,从原文解译好像是灰平衡问题。灰平衡印刷术语定义为“黄、品红、青三原色版技不同网点面积配比在印刷中生成中性灰”。从定义看叫印刷灰平衡更易理解。它是衡量分色加网和彩色印刷是否正确的一种尺度,是复制全过程进行数据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共同遵守和实施的原则。由于平版印刷的局限性,中间调到暗调印刷灰平衡实施有困难,因此由一定阶调的黑版进行补偿。该文讲“理想的中性灰色密度,若用密度仪上R、G和B三滤色片测量,其密度应相等”,不知如何解释。从色彩学解释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感受是不同的。”各色版的密度又是用不同的滤色片测量,能得到相等的密度吗?实践是在常规的条件下,各色的实地密度黄1.O,品红1.4,青1.5,黑1.7叠加后可得到出中性灰色。需要指出,印刷适性、印刷色序等因素对印刷灰平衡有很大影响,要正确理解,认真实施印刷灰平衡。
⑦“色偏率、带灰率、色效率”:这三个指标是检查油墨性能(原色色相)用的。测出后,根据色偏、带灰的量在分色加网时进行相应的校正,以适应印刷灰平衡的实施。不同厂商的油墨,相同厂商不同色相的油墨,其色偏、带灰和色效率肯定不一样,因此稳定原材料(油墨)的供应对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
色偏是指某种原色墨内,含有另一种原色墨的色料,含的越多,色偏越大;带灰是指某种原色墨内,含有另外两种原色墨的色料,而且含量相近,某种油墨本身就产生了灰色成分;如果某种原色墨内,含有另两种原色墨的色料,而且含量不等,则该种油墨既存在带灰,又存在色偏。一般的情况下,色偏、带灰大,其色效率就低,否则色效率就高。因此,希望油墨的色偏、带灰越小越好,色效率越高越好。某种原色油墨的三个指标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是不同原色的油墨却不存在色偏HE=(Hec+Hem+Hey)/3、G=(Gc+Gm+ Gy)/3、色效率η=(ηc+ηm+ηy)/3平均值的关系,最好不用油墨(色相)的三个指标直接评价印刷产品的质量。如某个产品颜色偏离或灰暗,首先从制版、印刷等方面分析原因,不能说是油墨的色偏或带灰造成的。
⑧“叠色率”:是检查印刷墨层厚度和油墨不透明度的指标。其叠色率与油墨的不透明度、印刷墨层厚度和印刷色序有关。海德堡新闻周刊1976年4期中提供了Fi={[D(1+2)-D1]/D2}×100%的公式,叠色的墨色越多,计算越复杂,但是没有见过印刷品的平均叠色率F=[F(1+2)+F(l+2+3)]/2公式,也不知其作用,更不能直接评价印刷产品的质量。
总之,要正确的评价产品质量,应该是在正确理解产品质量的内涵、掌握检验条件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要有根有据,简便可行,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