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印装的质量管理
做过书刊印装质量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书刊从印刷、选页到折页、配帖、打捆、打蜡、分 本、胶装……等众多工序让你目不暇接,而且,每一工序只要出了错,后面的工序一般很难发现,于是,就会造成了不合格品的发生,整批产品的质量等级就降低了。
笔者在印刷企业从事书刊质量管理工作已有十多年。从这十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中体会到,要提高书刊产品的整体质量,必须要从最基本的每个工序严格抓起。下面是笔者在公司十多年来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每个工序质量管理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供同行们借鉴参考。
1、印刷
提高印品质量的关键是增强印刷人员的责任心。具体做法是印出一张样张(这张样张必须由机长先确认),由当班质检员进行全面校对,制定表格作好记录并签名,如果出现什么差错其担第一责任。
签样以后,在批量的正常印刷过程中,我们规定机长每500印抽取一张全面检查,副手每200印抽取一张样张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疑问的地方,应对该批(500张或200张)进行分开,并标注清楚,以便于下工序(选页)能顺利作出选择。但是,我们有一次发现,印刷完成后的一车产品,在选页时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印帖出了质量问题。从出的质量问题看出,应是甲、乙、丙三个班次中的一个班印出的,但在选页后已分不出是哪一个班次印刷,结果造成了责任无法追究到责任者。但通过这次事件,我们的质量管理制度上又增加了一条规定:即在每块版的某一处(帖标处或其它不影响成品的地方),加晒上“甲、乙、丙”3字作为3个工号,这样,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追查到书刊成品出库前,同时,这也是加强他们责任心的有力手段。
2、选页(帖)
选页工作看似简单,但一定要非常细心和有责任心的人才能胜任此工作。选帖的工作重在于“剔”和“分”:“剔”是剔出不合格品及次、废品;“分”是分出各等级的产品。所以要求选页人员要很细心,选完帖后须对所选产品的质量情况以表格的方式作完整汇报。由于在上工序即印刷时已有问题的印刷品基本上都作了标注,选页时就容易选出有问题的产品,这样,我们的质量管理人员通过检查选页表格,就能对该产品的质量等级做到心中有数了。
3、折页
现行折页有手工折页和机器折页。不管是哪一种折页,第一要求是不能拿错书页,然后不能放反了书页。据我们长期以来所发生的质量问题可知道,由于折页人员的原因而导致的错误多是这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一旦发生,就是一个大的质量事故。这种错误最容易发生在同一系列不同册别的图书里,我们公司就曾出现过。当时印好的有一个系列的英语练习册,有初一、初二和初三三种。由于帖标下文字相似,折页人员又看不懂内容,加上这三种书帖又放在一块,一位粗心的折页人员在折完初一的第三帖后去拿书帖时,却拿了初二的第三帖,折好后与初一的放在一起,帖标撞齐、页码刚好相连接。结果,此书成品后厂内质检人员没检查出来,发到学生手中后退回来,造成了极其重大的影响。第二种现象是放反了书页,如果放反的是几张,折页人员稍一疏忽也会折进去,如果不是非常仔细是很难检查出来的。
要杜绝以上两种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印刷好书页还未拉进折页车间时就得做好,相似的书帖不要拉放在一起,即使不放在一起,也要有非常明显的标志,且这些标志在书帖的哪个方向都能清楚地看到。只有这样做才能克服拿错帖子。至于折页要求、页码撞齐等等要求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因此这一现象极少发生。
4、打捆
压平打捆这一工序主要要求工艺把握严格、注意员工操作方法要正确、得当,一般不会产生质量问题。
5、配帖
配帖工序的出错概率较大,配错帖、多帖、少帖等现象常有。但只要配好帖后进行自检和互检(员工们相互检查),就能容易检查出错误来。配帖时也容易拿错帖,所以对配帖的质量管理也要求和折页要求一致,以免拿错帖。
6、打蜡
过去打蜡都是手工刷蜡法,经过技术改造,现较多企业都用刷蜡机进行刷蜡。不管是手工打蜡还是机器打蜡,蜡的溶解度和书帖的刷蜡间隙是最值得注意的。质量管理人员也要特别注意检查这一点,这一点操作人员没有做好,下工序就会因此而造成分本困难或分错本。所以,这一工序需要安排一些比较有经验的人进行操作(尤其是手工打蜡),才能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7、刷胶、分本
刷胶与打蜡工序一样,一些企业也已经使用自动刷胶机。和打蜡机一样,刷胶机也需要考虑烘干温度与胶水的浓稠度,做好了这两点,才能有利于分本工序进行分本。
8、平订、胶装
平订(现在图书一般不再进行平订,这里不再讨论)、胶装是书刊质量管理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脱胶、起泡、漏空、野胶、背起皱等等诸多问题都极易在此工序发生,所以在进行大批量胶装前,首先要进行小批量试验,试验品出来后,质量管理人员要对胶装出来的试验品进行一些适应性能超群试验(如放置到冰箱和烘房内)看温度较低(-20℃)时,胶是否发脆、松脱;温度较高(40℃)时胶是否会松软,起泡,以便于书本发到炎热地区或寒冷地区而引发质量事故。另外,野胶和胶洞、背脊是否方正也在小批量试验中解决后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在大批量生产前要由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认可并签样,在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也需要经常抽检,并注意胶装机上背胶温度、侧胶温度、夹板压力等各项技术指标是否有变化,因为某一数据的变化而造成一大批书脱胶等质量问题也经常出现,所以这一点需特别注意。
9、成品裁切
成品裁切是最终的一道工序,这一工序完成好,标志着一本书的顺利完成。如果前面所有工序都完好后,却在这最后裁切上出了错,则前功尽弃,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这一工序一定要严格实行签样制度,严格对照原稿,看是否有尺寸偏差、吊角等等。签完样后批量裁切中,裁切副手(机刀后面的接书人员)应制定有检查制度,如我们公司规定每裁切完20手书后要停机一下进行书本检查,发现有尺寸偏差、吊角、刀花等问题时应急时予以纠正,否则要追究副手的责任。
10、打捆、打包
打捆、打包属辅助工序,一般来说对书本的质量没有什么影响。需要注意的就是把数量点够,包扎实,但不要过紧,以免松脱出来或过紧而损伤书册。质量管理人员也不要忘记对包装进行外观检查,做到每项工序都能合格。
11、成品抽检
成品批量抽检应该设立在公司(公厂)的仓库里,应由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图书(教材)抽检办法进行抽检。公司内部的标准可以高于国家标准,如果在抽检中某一项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则应立即返工、返修、筛选,力争做出厂的书本合格率达到100%。
以上是笔者在公司所从事书刊印装质量管理用到的经验和方法,在公司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在上级主管部门、行业部门对我公司的书刊产品质量抽检中,每次均有产品被认定为良好品(一等品)。当然,一种米做出百样饭,其它企业可能有更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办法,具体还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实施。
信息来源:中国印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