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粘接动态变化看无线胶订质量(下)
粘接料的构成为:
A组分 主粘树脂1
主粘树脂2
B组分 调节剂1
调节剂2
抗氧剂
依据A组分中增粘树脂与主粘树脂的配比,改善和提高粘接料与粘接物的亲和力;B组分共混中运用不同的调节剂,达到调整软化点,提高流动性、增加渗透力的目的。加入适量防老剂,延缓或防止粘接料在合成和使用高温条件下的老化。应当讲,其A、B组分设计理论与比例调整思路是正确的。
问题就在于合成与使用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原料选用与配置。
传统的釜式生产法因温度控制和传导不能精确控制的误差,会使粘接料在合成过程就出现老化。
先进的罗杆挤出生产法因加工对象具有较高的粘度和不同的软化点,常常发生共混不匀的夹生。
为提高与表面处理后有纸毛附着书脊的亲和力,适当加大增粘树脂的用量,正是影响抗冲击强度和自身老化明显迅速的基因。
为保证对铣槽迅速饱满的灌注,必须提高其流动性。其选用改性调节剂的质和量又反过来影响自身的抗剥离强度和耐低温韧性。
技术含量差别极大的热熔胶生产商以销售低价位抢夺市场,进行不正当竞争。装订加工企业以价位而不以品质的抉择采购,从供求两方面将胶订热熔胶推进生产误区。
三、粘接器(胶订机)
每年书刊出版量70亿册(其中教科书36亿册)的装订工艺改革,促进了胶订机械的发展。目前装订企业使用480~600本/小时的条型胶订机、900~4000本/小时的园本包本机,大多都未配置变频系统。在实际生产操作流程很难保证铣槽深浅和间距的一致。胶订联动线铣刀托板在对用国产纸印刷品加工过程磨损严重,更换较勤。更换后还易发生前、后及左、右的偏差,影响铣背开槽标准。
严重的问题在于涂胶槽的上口全部开放式结构和其容积大于2小时涂布的储量。
便于施涂而敞开的胶槽和旋转滚涂的胶轮,增加了热熔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使氧化充分。为保证涂敷均匀,大量热熔胶的储备,和储备时一直处于的加热温度保持,正是热熔胶老化迅速、降低强度的根源。胶订机上遍布延绵的胶的拉丝,正是被涂布或未涂布胶的老化标志。
加上电热元件自身质量和灵敏差异引发胶槽温度显示的误差可高于100oC,不仅难以控制胶体老化,也难保证添加新胶料时整体的良好流动性。
四、适应改进
基于粘接体的现状和印刷技术的进步现实,粘接料和粘接器应做出适应粘接体的技术改进。从根本上讲,决定装订质量的基础在胶订热熔胶的质量和对胶订生产工艺的适应稳定性。
1、做为粘接料,胶订热熔胶的合成工艺应以保证共混改性的稳定为改进基点。
聚合组分原料的选择应以确保品质为首要条件。通过新优材料的使用,解决粘度与强度、强度与软化点、软化点与流动性、流动性与韧性等相互制约又互为影响的矛盾。
要改变单纯以提高温度来改变流动性、保证涂胶效果的设计思维。确立研制低温型(≤130oC)底、边胶通用新型胶订热熔胶的创新技术。彻底解决因高温(≥170oC)熔融引发的质变老化。新型胶订热熔胶同时应具有比重小(≤0.95)、用量省(书脊平涂0.5~1.3mm)、与纸纤维绒毛有好的包容性和亲和力等优点。
2、胶订机的铣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锋利,有较好的工作界面。
托板要勤校正,保证作业面一致。
校验胶体熔融电热元件的准确性,掌握好基本误差,在保证涂胶均匀前提下,可对胶槽改动。尽量降低熔胶槽内胶的储量。同时配备依据涂布需要定量供应的予熔槽(≤100oC)二级供胶装置。
及时清理刷书器,认真保养和检修吸风装置,保证纸屑彻底与书芯册页的分离。
3、进行生产管理、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能较好地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尽快制定确保胶订质量的“胶订热熔胶技术标准”和方便装订企业操作的“热熔胶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规范热熔胶生产与使用,杜绝非标产品的上市与使用。
信息来源:豪禾印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