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酒瓶如何发挥最佳包装效果
“白酒产品的属性是由液体的酒与盛装酒的器皿共同组成的,所以,中国酒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酒包装的发展史。可以说,酒瓶是白酒流通必不可少的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酒包装也由单一的酒瓶包装(内包装)发展成酒瓶和酒盒(外包装)等多种复合包装形式。从历史上看,酒的包装器皿大约经历了石器、金银铜铁、陶、瓷、玻璃几个阶段,竹、木、塑料、皮件等是各个阶段的包装补充,地域特征明显,形式上可以概括为坛、罐、壶、瓶。”潜心研究酒瓶多年的刘建华对白酒内包装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作为江苏省白酒专业协会的秘书长,刘建华在促进苏酒的快速发展上尽职尽责,利用协会的平台积极引导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之余,她还对酒瓶的收藏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是江苏酒器收藏联谊会会员。这个兴趣源于她看到了白酒内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平日的收藏工作中她便仔细研究起白酒的内包装,而她有关白酒内包装问题的一些言论在行业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据刘建华介绍,1989年第五届评酒会评出的17大名酒中有16个采用的是玻璃瓶,只有双沟大曲是瓷瓶,玻璃瓶中,除茅台、郎酒、武陵是乳白色玻璃瓶,洋河大曲为蓝色玻璃瓶,其余都是普通玻璃瓶,形式色彩单一。
今天,白酒的内包装材料种类繁多,色彩多种多样,造型千姿百态,文化也是广博深远。“从某个方面讲,白酒包装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色,是其历史、政治、文化、民族风格的一个形象载体和缩影。”刘建华向者表示。
在刘建华看来,人们对白酒包装的研究和重视促使了白酒内包装的快速发展,但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
“首先是包装对产品质量有影响,比如一些白酒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酒体变成其他颜色,这可能是瓶体材料掉色、软木塞瓶盖中单宁和白酒中微量含氮化合物起化学反应而形成黑色沉淀物。另外,酒体的挥发、变味、漏酒、标签不规范等都会对产品的质量有影响。”刘建华分析认为。
在对消费质量产生影响的分析中,刘建华总结了三点:一是无法开启;二是不安全;三是不舒适。
“企业的压盖机质量有问题、撬盖打不开,开启钥匙太短或者太软、内塞取不出等等都是造成酒瓶无法开启或不好开启的原因。”刘建华表示,“内塞的问题比较普遍,玻璃瓶和陶瓷瓶都存在这个问题,为了解决瓶口漏酒问题,许多白酒产品设计的内塞长度加长,这就给开启带来困难。另外,还有的产品内塞盖边延太窄,有的只有1.5mm,无法取出。”对于白酒消费过程中遇到的这些细小问题,刘建华都能细细道来。
对于酒瓶的不安全和不舒适的问题,刘建华说:“酒瓶的不安全体现在瓶口损伤,划手,金属扣件的设计不合理等方面;不舒适则表现为视觉(粗糙、不协调)和触觉的不舒适。从目前饮料瓶和各种生活用瓶来看,瓶体的周长大多为23—25厘米,直径在6厘米左右,这样的尺寸容易把握,当然这不是绝对而是普遍性。许多企业设计使用直径、周长过大的瓶体时,采取凹面或凹点面方便抓握或者在瓶体上留下合理的抓手处的方法,效果也不错。”
“希望企业设计产品包装时,在注重内包装防伪的同时兼顾安全,注重造型的同时兼顾合理方便,注重文化的同时兼顾和谐统一,注重整体的同时兼顾细节。另外,在包装的节俭性、适用性、多重适用性方面,企业也要下功夫研究。”刘建华说。
信息来源:中华包装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