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与管理 > 正文

为什么印度人的管理能力独步全球?

日期:2018-05-07 11:03:34 点击:2452次

中国人是靠拼命埋头苦干、追赶世界科技巨头而崛起。但当中国人以为快要追上国际先进水平,并沾沾自喜地看着身后被甩到越来越远的印度人时,却突然匪夷所思地发现:


被中国追赶的世界科技巨头一个个地被印度人直接“接管”了——印度人成了这些国际科技巨头的CEO(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管。



(一)“印度管理”会成为超越中国的秘密武器吗?


我在网上写了很多关于印度的文章,文中结论都依据我在印度长达15年的亲身商业经历,和近3年长驻印度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而得出。仅从不可思议的“印度价格”和“印度时间”来看,印度几乎不可能与中国相竞争。对此,我个人也确实是越来越释怀。


但是,另外一个因素却使我越来越忧虑,这就是更加不可思议的“印度管理”。


如果说,在制造业和工作效率上,中国已经甩出印度十万八千里,那么在管理能力上,印度人则已经甩出中国人二十一万六千里。


如果印度有机会超越中国,机会点就在管理能力上。之所以会如此,不仅因为此事本身重大,更因为中国人至今还完全意识不到会输在哪里。


真正的危险并不是来自任何现实的危机,而是来自根本就意识不到的挑战。 


(二)印裔国际CEO的数量已多到不可思议


谷歌公司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


微软公司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美国500强的印度裔面孔


美国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10位是印度裔,英国裔(籍)9位。另有来自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土耳其等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人士担任CEO。


中国香港裔(籍)和中国台湾裔(籍)分别有1位,但中国大陆人却榜上无名。


关键问题是:除了谷歌与微软,摩托罗拉、百事可乐、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这些在中国人心目中轰雷贯耳的国际巨头,其CEO级别的高管位置居然都被印度人拿下!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沃达丰集团前首席执行官阿伦·萨林(Arun Sarin)也是印度人。


我曾拜访过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的首席采购官,他也是印度人。我在硅谷见过很多投资的标的公司,见面后发现印度人是创始人的比例多到让我快要发疯的程度。


如果仅仅某些知名公司的CEO是印度人,可能还不足以让人感受到不可思议和震惊已经达到什么程度。谷歌董事会的13位高层领导中,居然有4位是印度裔。


早在2005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显示,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印度裔,高科技公司里7%的CEO也都来自印度,中高层管理者中印度人的比例更高。今天的比例更是比10年前高得多。


除了企业高管,越来越多的印度人也开始担任欧美知名商学院的院长。在中国人心目中,美国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是一个只要子女能进去学习就算光宗耀祖的常青藤学校,2010年7月上任至今的该学院第10任院长尼廷·罗利亚(Nitin Nohria)是印度裔,他也是哈佛大学102年历史上的首位外裔院长。


这让中国人情何以堪?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院长苏尼尔·库马尔(Sunil Kumar),印度人。前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院长、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出任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院长的迪帕克·詹恩(Dipak C. Jain)也是印度人。


相比之下,中国人在美国高科技企业中的能获得管理岗位的不仅凤毛麟角,而且还在全线溃退。能去美国的很多都是从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北大、中科大等等211、985名校)毕业的高才生,最终在美国却只能当纯打工角色的工程师、架构师。原来硅谷被称为IC的天下,I指Indian,C指Chinese。


但现在,硅谷的别名已经叫“印度谷”了。


让我快要发疯的并不是中国与印度之间在管理发展上如此巨大的差距,而是直到现在,整个华人群体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


华人社会对此问题做出的总结更是荒唐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如同我们感觉印度人时间观念差到不可思议的程度一样:


  • 印度人语言能力强——可印度人语言能力再强,能强得过美国白人吗?况且在美国,华裔二代连中文都没几个人会说了,语言能力还会比印度人差吗?

  • 印度人抱团,甚至排挤中国人——这纯粹在拿自己的心思去度量。


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如果你跑步跑不过对手,就是跑步的能力不如对手;打球打不过对手,就是打球的能力不如对手;踢足球踢不过对手,就是足球能力不如对手......扯那么多根本没直接关系的东西干嘛?


做管理做不过印度人,原因就是中国人自己管理能力差,用得着绕那么多弯子去找借口吗? 


(三)印度的管理能力是怎么来的?



我担任中兴印度公司CEO期间,招聘过大量印度本地员工。最初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印度本地员工的简历中,在教育经历方面,他们无论技术专业是什么,都同时还有一个MBA学历。


刚开始我以为,是人力资源部门初选完了以后,把双学位的优秀人才留了下来,所以不一样。但当我发现一个又一个简历全都有MBA学历时,感觉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于是我让人力资源部门把所有只要收到的简历全都拿给我看一下。前后检查了有上千份简历之后,我惊呆了:几乎找不到一份没有MBA学历的简历!


怎么会是这样?于是我问本地资深员工:为什么每个高校的印度学生全都学习MBA呢?他们只告诉我,所有印度学生都是这样。大多数人根本说不清原因是什么——已经完全习惯成自然了。


如果哪个学生不学MBA,在印度才会让人感觉难以理解,如同在中国上学居然不学中文一样不可思议。MBA已经是印度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只有一个比较老的本地员工告诉了我印度独立后如何发展管理学院,尤其是印度管理学院的历史。


印度1947年独立后,马上就把发展管理能力作为印度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


印度是一个太多民族、宗教和语言混杂的国家,管理问题的难度也的确远远比其他国家大得多。1959年,印度计划委员会聘请加州大学教授乔治·罗宾斯(George Robbins),协助成立全印管理研究机构。


根据罗宾斯教授的提议,1961年,印度政府先后建立了两所精英教育学院,分别位于加尔各答和艾哈迈德巴德,统一名称为印度管理学院(IIM),以不同地名的后缀来区别。此后在各个不同城市新设的印度管理学院分院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发展到20个分院。


印度不仅专业的管理学院长期持续发展,而且将MBA课程普及到了所有高校的所有专业学生中去了。在印度所有高校毕业生中,学习MBA也成了一个默认的必须选项。


当听到萨蒂亚·纳德拉任微软CEO时,我马上认定他一定也是学过MBA的。到网上查他的经历,果不其然,他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大学获得电子和通信专业的工程学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在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UW-Milwaukee)攻读计算机硕士,再后来在芝加哥大学MBA毕业。


只要你发现任何印度人担任了美国知名公司的CEO或CTO(首席技术官)等,你去查他的学历,基本上可以肯定100%是有MBA学历的。


几乎所有中国孩子在学校都打乒乓球,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世界乒乓球比赛最后的决赛基本就没其他国家什么事儿了。在国际赛事上拿了世界乒乓球冠军的中国选手,如果马上回国来参加一个全国性的乒乓球大赛,被打到10名甚至20名以外,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中国也有MBA教育,但主要是两类:


一类是“成功人士”花几十万元才能参加的MBA或EMBA班。在这种MBA班里,真能学到什么知识技能不知道,但能知道的是可以认识到什么人,形成什么圈子,幸运的话还能泡个明星什么的。


另一类是高考后直接进入工商管理类专业学习的本科学生。由此就该清楚,为什么中国人在管理能力上被印度人打到这么惨痛的地步了。 


(四)为什么印度人的管理能力独步全球?


美国、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包括中国都有MBA教育,为什么印度的MBA会这么厉害?重大的区别在于:在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管理或商科的专业学生从一进高校就学商科,更高学历也是商科。这会导致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不太懂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


但是,印度的MBA却是所有学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使印度的MBA具有其他所有国家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专业和管理全都懂。道理非常简单,当一个学生即懂专业又懂MBA时,即使做一个普通研发者,也有巨大的优势,做管理者更是如此。仅以沟通能力为例来说明一下。


印度人管理上强于他人的肯定不只是英语的语言能力,更是强大的沟通能力。切不可简单认为印度人只是“能说会道”,“沟通能力”与“语言能力”看似很接近,事实上却有巨大的区别。中国企业在进行管理培训时也会讲沟通。他们是怎么讲的呢?


从技巧上说,沟通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善于倾听。那如何倾听呢?管理培训老师会给你写一个繁体字的“聽”。看看,我们老祖宗是多么聪明,左边一个耳下面一个王字。就是说要以听为王。右边十个目一个心,就是讲倾听时眼睛要看着对方,一心一意地听讲。而现在简体字的“听”怎么写得呢?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就是先让你开口说话,看看你有多少“斤两”,然后再想用什么办法收拾你。中国企业里的员工听完后都觉得:啊,讲得真好。


可是,道理很简单:在现代社会,如果你不懂技术和专业,再会听,就算二十个目一个心,你能听得懂吗?这类用繁体字去攻击简体字,是典型的来自台湾地区管理体系培训的变种。很可惜,现在内地大量流行的企业管理培训,台湾是一个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


这种算命式的拆字、附会式的解说,怎么能让我们理解现代管理真正的奥义?本来只用一个人两只眼睛,一定要找来五个人十只眼才能沟通吗?这种沟通的成本和效率会最优吗?知道人家犹太人一个人过来,为什么中国企业需要五个人才能应对?因为别人一个人可以把所有问题全解决了,而中国企业五个不同专业的人过来,也未必能把所有相关问题都覆盖。


犹太人同样是专业和管理能力都超强的民族。因为缺乏真正科学专业的管理培训,大量以佛、道、中华传统文化甚至易经、算命、成功学为装点门面的所谓企业培训充斥于中国内地市场。


我第一次出国是去南美。在秘鲁首都利马与国际电信巨头西班牙电信公司(Telefónica)的人开会,讨论我当时负责的传输产品测试问题。我当时刚开始做国际业务不久,英语能力基本全还给老师了。交流中只能偶而听懂几个单词,但有一个最关键的词我听懂了:“not official”,非正式的。


结合与当地销售人员的交流,我明白了国际电信企业短名单招标制度与中国项目招标制度的巨大差异,由此写下十多万字的考察报告,成为奠定中兴国际市场走向正规的历史性文献。


当时我们搞不清楚,短名单制度只在一个新技术出现时才会进行,一旦短名单确定,以后就没有招标机会了,只是向进入短名单的企业发PO(订单确认文件),大门就算彻底关上了。


在这种招标制度下,不是你靠模仿改进降低成本就能打进这样的市场的。即使你付出艰难努力,让对方把你的产品拿来测试一下,那也只是玩一下而已,是“非正式”的,没有任何实际的商业价值。


做国际市场那么多年,为什么要等我亲自过去,才能理解相应问题,并得到清楚的解释呢?原来那些国际市场开拓人员语言能力都很好,但因专业能力不足,而严重缺乏沟通能力。


中兴在开拓国际市场初期,因为不懂英文,从外国语学院招聘了几千名纯粹学语言的学生。但几年之后,这些人基本都离开中兴了,只有极少数努力学习技术知识的人留下。


最荒唐的案例之一是,中兴花费了很大代价联系到与一个国家通讯部长见面的机会,见面后部长问: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可以有什么合作的机会?但中兴这些纯粹学语言的人什么都答不上来。


我在中兴参加过一次国际市场人员的招聘。有一位国内著名外国语学院毕业的学生,专业是英国文学,而且过了英文专业八级。他的英语能力流利到可以顺畅地讨论巴尔扎克文学作品的程度。但是,他不仅对通信专业一窍不通,而且没有任何工科知识背景,中学学过的物理化学也全还给老师了。


精通英国文学这绝对不是坏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成为市场突破的利器。但很难相信,这样的人进来后,主要靠与客户讨论巴尔扎克作品,就能拿下卖出通信设备的合同吗?这名学生让人感觉非常鸡肋。


中国人在管理上输给印度人,是因为语言能力差吗?如果你听过中国外语学院毕业学生的语言交流就知道,这种说法纯属瞎扯。只要中国学生清楚该学什么,他们会把任何知识包括语言,都学到最极致的程度,但关键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该学什么才能与印度的管理能力相抗衡。对“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呼吁,在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早就存在了,但问题在于如何复合?直到今天,包括呼吁的专家自己也没真正明白。


中国搞外交的人外语都很好,但似乎也欠缺专业知识背景,这同样造成一些问题。


印度人的管理能力并不是在长期历史中自然形成的,而就是印度独立后人为培养的结果。


对沟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倾听,而是倾听以后能“理解”。并且听和理解只是沟通能力的一个方面,更难的方面是表达。这更不是只要具备语言能力就足够的。


中国人都懂中文,但有几个人善于用中文表达的?你都不理解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怎么能把产品的优点表达出来呢?要想表达清楚这些,不仅要理解具体的专业技术,而且要善于比较技术的概念原理,另外还要对市场、客户需求、行业发展等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印度人管理能力的强大并没有在印度国内充分体现出来,因为太多需要管理的印度人仍是没有经过现代科学和管理培训的底层劳工。但是,当具备超凡脱俗才干的印度管理人才到了国外,这种能力有了其他国家高素质员工的支持,他们就会一飞冲天。


美国人提出的概念“中美国”(Chimerica)并未被中国所接受,可是,通过印度人的管理在未来自然形成的“美印度”AI(America India),加上人工智能(AI),会使制造业彻底摆脱对普通劳动力的依赖,却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格局。仅仅一个印度不会成为中国的威胁,但如果中国未来面对的是AI+AI(美印度+人工智能),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关注与调查(可多选)

您最关注什么类型的绿色低碳包装?

  •   绿色印刷纸包装(13)
  •   轻量化纸包装(9)
  •   代木重型纸包装(7)
  •   绿色纸塑包装(8)
  •   轻量化塑料包装(7)
  •   易降解塑料包装(8)
  •   竹塑包装(6)
  •   负排碳包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