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应对数字印刷发展的四大难题
从数字出版基地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各园区做规划多,但成功案例少;做终端的多,但销售情况不佳。许多园区都把研发一款阅读器终端看成是进军电子书的捷径,可统计显示,去年,除了汉王,其他诸多阅读器企业没有1家能卖出10万部,根本谈不上规模效应,同时也使阅读器的价格居高不下。
日前上海举办的一次电子书论坛上,有份针对今年数字出版业的预言被抛出。受邀发言者是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IT评论家李易,在圈内,他以人脉广、消息灵著称。我们更应关注的不是其结论,而是他观察的角度和切中的问题。数字出版业的痒处或者说一些深层次问题正在浮出水面,理应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和解答。
第一难题:新技术该如何监管
预言从最热门的阅读终端iPad开始。李易说,未来一年,传统报刊iPad版的相关规定将出台。他说的其实是技术对监管带来的挑战。
目前,依附于iPad的数字内容和产业力量越来越兴盛。不仅传统出版机构想借机转型,其他一些资本也正积极进军数字出版;而iPad版电子报“似报非报”,其形态正与传统报刊拉开距离,凡此种种,让现行监管体制不适应。
事实上,针对监管李易还有预测。他认为三网融合式的主导权之争将在数字出版领域重演。“三网融合”打破了固话、电脑、手机、电视的行业边界,给主管部门的分工带来麻烦;而在出版领域,技术进步同样面临行业融合,谁来管、怎么管,必须要有妥善安排。
第二难题:谁能吃到最大的蛋糕
在李易看来,数字出版平台将成为今年的股市新贵,而各地新华书店将强势介入数字出版的全产业链。这番话的着力点是谁会成为产业链的主导力量。
在美国,数字出版的格局已基本定型,亚马逊已经成为强大的平台,从内容到设备的整个环节,它都大权在握。李易说的数字出版平台,就是指亚马逊这样的企业。在国内,数字出版业还远未成熟,一些企业从各自特长出发,借鉴亚马逊之道。不过,它们尚未形成绝对强势,各有短板。汉王书城的书目还不够丰富,盛大在严肃出版物上进展不大,内容局限于青春、玄幻类读物。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对数字出版,国内出版社的态度普遍纠结,他们有内容,想发展,但又不愿被强大的平台类企业边缘化。
不少论坛听众认为,对今年数字出版平台判断也许不应过于乐观,而且,李易对新华书店的前景预测,立即遭到现场不少专家的反驳。许多人认为,新华书店负担沉重,其实力并不像看上去那般强大。无论如何,国内数字出版的利益格局应得到梳理,必须形成健康的产业生态。
第三难题:版权瓶颈何解?
参与此次论坛的汉王董事长刘迎建说,国内电子书产业最大的瓶颈是版权保护不力。人们可以在网上轻易找到大量盗版的数字版图书。在涉嫌侵权的案例中,最受人关注的是盛大起诉“百度文库”。对此,李易预测,“百盛之争”今年将尘埃落定。
近几周,国内一些有侵权嫌疑的网站正感受着空前的压力。而对颇受非议的百度来说,音乐下载是它知识产权原罪,但此前百度还从未遭遇真正挑战,这次,自动抓取书籍内容的“百度文库”终于面临强势对手的阻击,盛大以数字出版行业代言人的姿态,表示不讨出个说法誓不罢休。
李易说,据他与盛大的接触,此案不会以调解告终,一定会由法院给出判决。而且,他感觉盛大信心满满。李易并非法律专家,但可以肯定,这起诉讼值得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不仅仅是两家互联网巨头的恩怨,其判决会为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处置树立标杆。
第四难题:数字出版是否会过热
数字出版业会不会泡沫化?这正是不少有识之士所担心的。李易认为,今年国有出版社旗下的电子书终端将面临关停并转,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将出现过热局面。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数字出版专家刘钢教授告诉记者,国内数字出版的确没有看起来那么美。2009年,全行业规模高达800亿元,同比增长50%,但刘钢指出,整个大盘子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电子书、报、刊只有50亿元,而电子书更是只有14亿元,占大头的是网游等。刘钢说,目前传统出版社多数只是把数字出版作为战术而非战略,这会是很大的危机。
谁都不想看到太多的虚火。要避免李易预言的“关停并转”,产业应该想办法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