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刊印刷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思考
关于书刊印刷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思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质量,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离不开管理的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得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加强质量管理是加快书刊印刷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关键。本文是作者关于如何加强书刊印刷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所做的一些思考,供同仁们参考。
1.加强质量意识培训与教育,提升员工质量观念
从思想意识上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质量品质教育,大力宣传“一切使客户满意”的质量宗旨,向职工讲解“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关心质量就是关心企业的发展和前途,实际上也就是关心员工自己的未来”、“抓好质量工作是我们每位管理者的使命,搞好产品质量是我们每位员工的责任,使员工在思想上绷紧质量之弦。只有观念转变了,意识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质量才有最基本的思想保证。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从实际出发,围绕市场特点抓、适应工作需要抓、结合质保体系抓。
例如,某大型印刷企业印刷的一本教科书在外省发行,被当地的质管部门抽查评为不合格,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确实存在装订质量上的问题。该企业就不强调其他方面的原因,着重强调自身的质量问题,哪怕是小问题都非常重视,要求自己的产品质量做到无刺可挑。大会小会都利用这个事例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强调目前市场竞争之残酷、质量要求之高和质量的重要性,使员工的质量意识进一步加强。
2.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培训,提高技能,规范操作
众所周知,要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印装出高质量的产品。设备是硬件。技术是软件,没有技术,再好的设备也发挥不了优势;没有技术,有再好的质量意识,也印不出优良的产品。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各种方式,如加大分配差距和奖罚力度等。体现技术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员工学习技术的热情。印刷企业的员工有的勤于学习,思想文化技术素质比较高;有的不求进取,各个方面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分层次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岗位上实行师带徒活动,让各项素质比较高的师傅对徒弟实行传帮带;举办员工晋级与各项专业技能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选派优秀员工外出培训;实行自学考试奖励制度,鼓励员工自觉参加电大、函大、夜大学习,鼓励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对重点岗位的人员实行聘任制,促使员工加强在岗在职学习等。使员工明白,有技术和没技术就是不一样,干好和干坏就是不一样:实行绩效挂钩,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人争当优秀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员工的个人成长远景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企业的发展中,能够体现个人的价值,实现个人的追求。只有为企业培养一大批管理人才,为各生产机台造就出了一批技术过硬、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年轻有为的员工,形成一个老中青结合、管理与技术及生产队伍结构合理的局面,质量才有技术保证。
3.紧跟市场,高标准,严要求,实行标准化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科书也逐步走向市场化,图书产品和期刊产品更是竞争激烈。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生产,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印刷产品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特点。既反映出工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又反映出艺术质量标准。目前有不少印刷企业采取的是经验定性质量标准,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根据印刷产品的外观,在检测手段不健全的条件下,凭借人的感觉(主要是视觉),按照实际经验评定产品的质量。我们要逐步推广科学定量质量标准,尤其是彩色产品,必须建立在数据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只有在科学数据定量的控制下管理和生产,才能获得最佳产品质量。
4.严把材料关,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材料包括印刷材料和装订材料等原料和辅料,主要指胶片、版材、纸张、油墨、橡皮布、热熔胶等。原辅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书刊印刷产品的质量,如果原材料质量太差,就会导致“麻布袋子绣花,底子太差”。胶片质量要注意药膜均匀、黑实度符合要求。版材(PS版)底基要有良好的亲水性,感光涂层要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均匀平整,曝光显影后应无脏点污迹,且批量的稳定性要好。对于纸张,要注意平整性、表面强度、吸水性、吸墨性能、白度等,少用“热锅纸”,避免荷页边、紧边、死折;避免透影、透印、掉毛掉粉堆橡皮等;如果掉毛掉粉,不仅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也会增快磨版速度、降低印版的使用寿命,提高成本。对于卷筒纸,还要注意抗张强度、复卷均匀、张力一致等,避免张力不匀或复卷不圆而产生“跑规”导致套色不准,或抗张强度不够导致断纸包橡皮、压坏橡皮布等。橡皮布要注意弹性和复原性好,油墨要注意抗水性、附着力、干燥性、黑实度,黏度等。装订材料要特别重视热熔胶的质量,有的热熔胶太脆、有的拉丝严重等都要注意,如果热熔胶质量不好,可能导致散页而造成批量产品不合格。所以,在采购原辅材料时,要严格把关,比质比价。只有把好了材料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5.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健
书刊印刷产品工序多,工艺流程长,参与的人员多,产品的可变因素也多,加强工艺管理尤为重要。在安排生产时,要考虑各工序特点和装订方式的特性,考虑生产设备的技术参数,根据特性和参数进行工艺设计,做好工艺要求。一是生产安排,每一本书都有其特点,装帧设计也各有不同,必须在印前进行工艺设计,对生产各环节提出工艺要求,既要考虑本工序,又要考虑下工序,印前制版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搞好工艺设计,上什么机型,拼什么版式,采取什么折页和装订方式等,都要设计好。只有工艺措施到位,产品质量才有保证。二是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在印刷中,要注意压力适当、控制好水墨平衡,控制好网点扩大率。在装订中,要严格按照折页、配页、装订、裁切、打包的工艺要求进行。只有严格遵守工艺流程,规范操作,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产品。
6.设备是基础,充分调动设备保养积极性:
设备是完成生产创造效益的工具,良好的设备状况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维护保养好设备.将设备调试到最佳状态,才能印装出高质量的产品。要不断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日检”、“周检”,进行小改小造,闲时保养,忙时维护,提升设备性能,决不让设备带病运行,决不因设备原因而存在质量隐患。这样,产品质量才有最基本的保证。
7.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1)要建立科学化、程序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质量基础统计,并输入电脑,完善ERP管理,用数据说话,以数据找管理上的差距,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产品质量从严要求,按工艺程序落实到人,严格按照产品的工艺要求、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制定签样制度,根据产品类型,进行不同层次的签样,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每生产一种产品、每经过一道工序都要签样,并将签样质量的好坏作为考核的依据,责任落实到人。
(2)加强质检力度,完善质量流程管理。为了把印刷质量控制在标准上,对质量管理,要制定纵横交错的多层次的立体式质检制度。在每个工序都努力保证本工序质量的同时,下工序还要对上工序把关。采取自检、互检、巡检和抽检等多级管理制度,做到层层把关。
8.保持良好的环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
书刊胶印印刷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印刷企业要加强定制管理,要满足和完善印刷所必需的条件。过去曾有说法:“灯下不看色,晚上不印黄”是因为印张对光源很敏感。同理,生产现场的温湿度、亮度、整洁度等对提高产品质量都有着直接关系。生产车间要安装空调,一年四季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窗户透光性要好,灯光要明亮,这样有利于看样套印,调节墨色和保证色相准确一致。另外,由于各个机台的光照环境不完全一样,所以,各机台要有同一环境下印出的标准墨色样做参考,以便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印出的产品质量一致,确保全本书一致和全套书一致。
9.落实制度,按章办事;奖罚严明,坚决兑现
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制度以后,贵在落实。在生产中一旦出现质量差错或质量事故,就要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即质量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要以奖惩为手段,落实质量管理经济责任制。根据实际,确定考核指标,采用经济指标和管理责任相结合的考核,经济指标考核中突出质量指标考核.奖罚要兑现。质检部门对每起质量事故分清责任轻重,做出相应的经济处罚。设立“质量信息栏”,表扬优质产品,曝光质量事故,要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对印刷产品进行质量评级,对优等品给予奖励。
以上几点思考,作者认为要落实制度按章办事,奖罚务必严明。只有严格执法,才能落实措施和制度;只有严格执法,才能改变意识和习惯;只有严格执法,质量才能保证和提高。严格执法是加强质量管理的关键和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