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印刷调频网点图像中的视觉噪音
何为印刷调频网点图像中的视觉噪音
调频网点分布特征和调频加网的优点
传统的调幅网点的结构特点是:网格内着墨点(曝光点)按一定规则集中分布;网点中心距不变,均匀分布;以网点大小(网点面积率)来表现阶调层次。调频网点着墨点(曝光点)在网格内无规则随机分布;网点间距随机变化;网点大小不变,以网点在单位面积内出现的频率(个数)表现阶调层次。
调频加网技术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是因为其存在诸多优点,如可以更好地再现原稿亮调和暗调的层次,层次再现均匀,不会产生龟纹,不受网点角度的限制,扩大了阶调再现的范围等。然而,调频加网技术也给印刷过程和印品质量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由于网点很小,晒版时网点很容易丢失;对版材、晒版条件和印刷条件要求较苛刻;网点扩大值较高且扩大规律特殊等。再者,调频加网产生的视觉噪音,也成为限制调频加网工艺推广和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调频网点图像的视觉噪音
“噪音”或噪声,这一术语起初用来表征无线电广播过程中没有声音信号时的声音特性。同样地,也可以在电视信号的传输方面用来描述某个频道没有信号时的画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屏幕上显示的图像类似于感光乳剂的颗粒,因此噪音一词可用来描述图像的颗粒性,噪音水平也就成为颗粒性的衡量标准。由于纸张的平滑度等原因,导致印品图像微小密度(微小反射系数)的不均匀,使印品图像带有某种程度的“粗涩”感,即存在颗粒性。颗粒性或密度(明暗)的不均匀性,这就是印品图像的视觉噪音。
印刷图像的视觉噪音(颗粒度)并非调频网点图像独有的,传统的调幅网点图像也会产生。长期以来,对调幅网点图像而言,人们注意的中心是防止龟纹,对降低噪音提得较少,其原因在于调幅网点图像的视觉噪音较小。而调频网点图像的噪音较易发生,且比较明显而不容忽视。调频网点图像的视觉噪音易在高调和中间调部位产生。网点面积覆盖率为20%时,人眼对视觉噪音的敏感度出现峰值,尤其在同一层次的平网区域较易产生。拿两种噪音水平不同的调频网点图像作对比,噪音较小的画面要细腻些,而噪音较大的图像要粗糙些。值得一提的是,视觉噪音不是龟纹,并非由分色图像间的光学干涉形成,单色印品图像也可以产生噪音。
噪音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般说来,调频网点印品图像的视觉噪音大于调幅网点图像。而且同为调频加网,图像内容一样,视觉噪音也不同。虽然在图像的制版印刷过程小也可能增加印刷图像的噪音,然而影响噪音大小的主要因素显然是加网方法。
调频网点图像视觉噪音的产生和大小可由图像中的点密度(单位面积上所拥有的设备像素或着墨点的个数)、网点直径变化平均值与网点间距变化率的平均值来表征。当网点直径和间距变化率较小时,不论点密度大小,不会有视觉噪音的产生;当点密度大到一定程度后,尽管网点直径和间距变化率很大,也不会产生噪音,因为这时人眼已无法分辨特别细小的点子结构了。当点密度的值小于临界状态,并且网点直径和间距变化率的平均值大于其临界状态时,视觉噪音就产生了。在这个范围内,当网点直径和间距的变化率较小时,点密度小为粉红噪音,点密度大为蓝色噪音。随着网点直径和间距变化率的进一步增大,白色噪音出现了,这种情况也是最常见的。由于人眼视觉特性属于低通滤波器,对蓝色噪音不敏感,不容易察觉,而白色噪音会产生刺眼的感觉。
本来调频网点大小一致,怎么会有网点直径变化之说呢?其主要原因在于调频网点的随机分布。在加网过程中,网点位置的无规则分布,很容易引起网点的粘接,从而造成网点大小、形状发生变化,网点周长也随之变化,网点的光学扩大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调频网点有的相互粘接,有的分离,有的相距较近,有的相距较远,使得网点直径和间距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调频网点图像的噪音。
降低噪音的可能途径
调频网点的结构特点在于网点分布的无规则,由以上分析可知,网点无规则的分布会带来视觉噪音,因此降低噪音须在减少网点粘接、降低网点分布距离偏差量方向下功夫。经多年研究,我国在降低调频网点图像视觉噪音方面已取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