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红点奖究竟得罪谁了?

:2020-01-20 包装地带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中国的品牌商频频入围红点设计大奖、德国iF奖、美国IDEA奖这三大全球最负盛名的设计大奖。有了这些奖项的背书,中国品牌产品越来越具有国际范,大有力遏韩流,碾压东洋的气势。

即便是在全球最著名的CES展上,来自全球的18万嘉宾都对中国产品设计的科技感赞叹不已。

然而,人红是非多,行高于众,人必非之。面对红点、IF奖和IDEA在中国的大红大紫,各种非议也沉渣泛起,大有搞臭红点等国际奖项的架势。前几日南方周末一篇关于红点奖争议性话题的文章,竟然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从评论来看,嘈点还真多。

尽管各种声音吵吵嚷嚷,但包小编稍加拔拉,却发现批评者的火力点无外乎以下三个:

1、红点奖的主办方就是一个商业机构,从报名到获奖都要缴纳费用,是来骗中国人钱的。2、只要参赛就能获奖,含金量值得怀疑。3、中国政府及民间企业对这三大国际大奖过度神化。

对于所谓的骗钱论,稍有一点逻辑的人都会嗤之以鼻。红点运营方即不是政府机构,也不是非赢利组织,而是一个经济实体。并且,为了保证奖项的独立性,红点不接受企业赞助。为了很好地举办这么大规模的评选活动,收取一定的费用,自然是无可非议。

一位不愿具名的设计专业教授就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与国内奖项不同,红点奖不是政府行为,没有公共财政来支撑运作,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奖项得以独立运作的必要条件。这位教授表示,这种运作模式在国外的奖项设计中比较常见,国际上的一些学术期刊,在刊发文章时也会收取不菲的费用。

在报名及收费方面,红点对产品设计奖报名费根据报名的早晚分为300欧元、400欧元和510欧元三个标准。获奖后,最佳设计奖、赢家奖和荣誉奖又需要分别缴纳5995欧元、3950欧元、3950欧元的推广费用。但推广费用是非强制性的,获奖者可以自动放弃奖项而不必缴纳这笔费用。

相反,获奖之后可以获得来自红点机构的一系列推广宣传,获奖者也被授权使用红点的logo,可以进行二次宣传,这个收费甚至获得了很多企业的青睐。换句话说,这个推广费只是红点的增值服务,根本够不上骗钱一说。

对于坊间传言的只要参赛就能获奖的说法,也有使绊子、打棍子,甚至造谣滋事的嫌疑。今年红点约1700个获奖作品中,其实是分为三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红点最佳设计奖(Best of the Best)、红点赢家奖(Winner)和荣誉奖(Honourable Mention)。以2018年的红点产品设计奖为例,当年,获得红点最佳设计奖的只有69件,但是获得红点赢家奖的则有1684件,而获得荣誉奖的有45件。

由此看来,话题出在红点赢家奖身上,因为它的获奖率高达25%。真正含金量高的还是红点最佳设计奖,我国包装行业至今也仅有潘虎、古格王朝、绿尚设计拿到。如果按照我国的国情,那1684个奖项其实相当于优胜奖。红点还规定,参赛作品必须是已经推向市场的成熟产品,由此可见,获得“优胜奖”的那四分之一也绝非泛泛之辈。

很多人感觉红点奖泛滥的原因,倒是有两种可能。一方面,获奖者确实有过度消费红点奖的嫌疑,那也正说明了该奖项的价值。另一方面,很可能是民间对红点奖缺乏基本认识,这个国度,永远不缺对不熟悉领域说三道四的“京城出租司机”。



至于说中国政府与公司对红点奖过于神化,这还得看抨击的人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如果站在企业的立场,政府对获得红点、IF、IDEA大奖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对推动中国工业创新无疑是功不可没的,事实上取得的成果也是肉眼可见的。如果是站在红点奖竞争对手的立场,风头尽失之下,难免愤愤作态,也是人之常情。

从近年来美的、格力、海尔、华为、小米、联想等已经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越来越青睐“红点奖”不难看出,红点奖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公司来说,花几百万请明星代言,它的效果可能还不如花几万块钱获得一个红点奖。”佛山一家美容仪器生产商的工作人员李红(化名)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2019年初,他们请了一位二线明星来为产品代言,前前后后花了400万。后来他们有一款产品获得了红点赢家奖,从申报到运作,只花了6万元,就获得了充足的品牌宣传空间。“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红点奖毕竟还是很有噱头的。”李红感叹。

我们稍加拔拉,会发现抨击红点奖的人无非有两类,一类是义和团心理作祟,凡是西方的东西都要反对,这类人显然不是主流,却很会制造噪声。另一类人则是红点风光背后的失意者。或许是自家的奖项被红点的光芒完全掩盖,又或许是他们举办的设计奖项,即便是零收费也没多少人愿意来参加。心理失衡之下,他们不自觉地又使出了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勾当。

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中国确实需要有自己的设计奖项评选机构,但与其对红点们口诛笔伐,倒不如静下心来为中国设计奖项做点实实在在的工作,营造一个公开、公平、透明的评选环境。毕竟,设计奖的号召力与权威性还是要靠流芳于世的设计作品说话的。

幸运的是,网上对红点奖持正面评价的还是主流,尤其是国内工业设计界的一些专业人士。而那些肆意诋毁的人,不仅让国内外品牌商避之惟恐不及,也足以令其形象受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