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用这一著名诗句来形容1995-2005年这个中国包装行业的黄金十年也许毫不为过。在这十年期间,受益于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奠定,中国包装工业以年均20%的速度飞速发展。
由于安定的社会环境、极为低廉的人工成本、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加入WTO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向中国敞开市场等有利因素,中国包装行业的土壤极其肥沃。有行业人士形象的比喻这个包装业黄金十年说,只要是一粒种子,丢在这片土壤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因此,这十年间,许多先知先觉、资本雄厚的跨国包装巨头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世异时移,任何事物均抵挡不住荣枯兴歇的自然规律。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当中时,不经意间,中国包装行业的形势悄然逆转,以逐利为惟 一目标的国际资本见势不妙,抽身撤出了中国市场。在此,包装地带为您列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
瑞典爱生雅撤出中国瓦楞包装市场,成功赚取最后一个铜版
2010年4月26日 –全球领先的造纸和包装行业公司国际纸业宣布以2亿美元现金收购爱生雅包装亚洲业务。这标志着爱生雅包装亚洲业务所涵盖的13个瓦楞纸箱厂、2个特种包装厂及4500名员工被正式打包出售。
国际纸业亚洲区总裁彭博文(Paul Brown)说,“爱生雅的工厂是对国际纸业亚洲区现有的12个纸箱厂的很好的补充。国际纸业亚洲现有的12个纸箱厂主要是在中国。此次合并将会使国际纸业亚洲包装业务更有竞争力、实现更多利润,也将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爱生雅于中国瓦楞包装工业如日中天之时以较为低廉地价格将瓦楞包装业务出售给国际纸业,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时隔四年之后再来评价这一交易,才发觉爱生雅这一决策是何等英明。2010年,中国瓦楞包装行业利润迅速下滑、产能过剩及无序竞争等隐忧被中国成功挤掉美国成为世界瓦楞包装新霸主的光环悉数掩盖。
受制于僵化的营销策略、美国国内的反腐压力、薄如蝉翼的利润及空前激烈的行业竞争,IP国际接手中国包装业务后,在营收方面无所建树。不但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的拢集效应和规模优势,反而被国内合兴、胜达、美盈森、裕同等小字号的民营企业赶超。2014年4月3日,国际纸业近日宣布将其位于英国的一家工厂和位于爱尔兰的另一家工厂出售给Saica。其中国区的瓦楞包装工厂也会经历同样的命运吗?
凸版印刷(上海)有限公司悄然转让
2012年5月,全球著名的日本凸版印刷在上海的独资企业——凸版印刷(上海)有限公司,因为经营问题已经悄然转让。据透露,该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卡、信用卡及预付卡的生产和销售,由于企业经营不理想,2个月前企业停产。所有生产设备全部以很低价格转让给了一家杭州公司,400余员工已被遣散。
值得一提的是,凸版印刷在中国的子公司及商业网点多达二十多家且经营状况良好!此次凸版撤出中国信用卡及银行卡市场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初开始急剧恶化的中日政治关系及该公司所印刷的产品的敏感性所致。
偷鸡不成蚀把米,联邦快递金考快印黯然退出中国市场
2012年4月,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快印连锁企业——联邦快递金考(FedEx Kinko's)悄然退出中国市场。据悉,本次联邦快递金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所有门店将全部关闭。为了遣散员工,联邦快递金考给予了中国员工遣散费用。
金考的退出,则完全是管理模式水土不服和高额的运营成本所导致。据内部人士透露,以上海为例,金考在上海只有2个店在赚微薄的钱,而且营业额少得可怜没有一家能过60万。其次店租太高,每店每月要承受10万甚至更高的房租。当然还包括员工专业水平欠缺、设备落后、营销策略失当等原因。不过该人士提到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人的职业素养和德道水平太低。也许这才是传说中的水土不服吧。
富特波尔集团悄然关闭天津、广州两家工厂
富特波尔容器集团有限公司(FTB)是美国波尔公司与香港工业家罗富昌共同创办的美港合资企业。富特波尔公司在中国投资超过4亿美元,建立企业20余家,铝质两片罐产量超过全国市场50%以上,铁质三片食品罐、喷雾罐及塑料罐均在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执中国饮料、食品金属容器行业之牛耳。
近年来,由于市场达到饱和,加上中粮、宝钢等国字号的企业加入到竞争行列,金属罐包装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迫使富特波尔不得不关闭位于天津和广州的两家工厂。
美国Portola包装公司关闭中国工厂
2012年7月5日,美国Portola 包装公司将终止旗下的化妆品包装业务,并停止美国罗德岛州Cumberland和中国南海工厂的生产。
Portola Tech业务部设计和生产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专用的罐子和封盖。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当时Portola Packaging公司收购了位于罗德岛州Woonsocket的 Tech Industries Inc.公司。2009年时,Portola Tech公司将总部和在美生产厂一并迁往Cumberland。南海工厂在2010年底投产。
Portola公司中止两家工厂系出于公司战略发展考量,今后将着重发展核心的饮料封盖和瓶业务。
世界百强纸业巨头台湾正隆集团低调关闭合肥新工厂
2014年8月底,世界纸业百强台湾正隆集团悄悄关闭大陆的一家纸箱厂--合肥正隆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合肥正隆包装于2013年3月投产。年产300万个瓦楞纸箱、300万套瓦楞纸缓冲包装。合肥正隆包装有限公司投产一年来,由于订单远低预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在国内瓦楞包装行业引起强烈震动。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厂原本规划是后续往二级厂甚至是一级厂发展,但合肥子公司尚在襁褓之中就被母公司抛弃,表明正隆公司对中国包装市场的下滑始料未及。而此次事件折射出正隆对中国瓦楞包装市场的悲观预期,才是其给市场带来强烈震憾的原因所在。
正隆公司建于1959年,在台湾拥有四个造纸厂及六个纸器厂,产销据点跨足中国、泰国、越南、日本、美国等地,为台湾最大之工业用纸与纸器之领导厂商,同时是全球前百大纸业公司之一。自从进入大陆以来,其纸器事业群已遍布大江南北,包括:上海中隆、上海中豪、山富昆山、昆山昆富、隆富纸品(昆山)、苏州正隆、苏州富发、杭州胜铭、漳州正隆、正隆广东、东莞正隆、东莞建隆、东莞冠隆、烟台隆富、青岛中隆、天津中隆、郑州正隆、重庆正隆,及近期关闭的合肥正隆。
缘起缘灭、花开花落,有的厂兴起,有的厂关门,这本是寻常事件。然而的有企业撤离国门,并非是缺乏竞争力,而是中国的包装行业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才是我们应该引起深思的地方。
自2008年以来,国有资本凭借超额垄断利润和无障碍的融资等特权横扫各个领域,如中烟旗下的各大烟厂开始全面染指烟包业务,宝钢及中粮等国字号企业则进入业已饱和的金属包装领域。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的国企挤占原本属于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的地盘,恶化了包装行业的生态,也滞息了包装行业的活力,未来几年,这一恶果将会逐渐显露出来。
中国之所以在经济方面取得飞跃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政治稳定。然而,近几年来的钓鱼岛事件和美国重返亚太的策略,让中国政府紧张而又举止失措,凸版印刷(上海)有限公司的转让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中日紧张的政治关系。这一事件标志着政治稳定这一有利因素也受到削弱。
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得不提及,就是一直困扰中国的腐败问题。目前企业在获取订单时大举贿赂客户相关人员已经成为了显规则,前几天华为处理一百多名涉嫌腐败的员工可谓揭开了冰山一角。多数跨国企业不仅因为内部员工腐败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由于受制于其母国反腐威懾力,被竞争对手以非正当手段夺走订单的事情时有发生。
腐败与国进民退正象瘟疫一样毒害着中国包装这个受惠于自由竞争而充满活力的行业。这是任何资本在企图进入这一领域时,都不得不慎重考虑的事情。
来源:包装地带 作者:关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