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的“王牌”--精益生产

:2015-11-17 互联网




精益生产方式的植入要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设备来实施,而不能生搬硬套精益生产中的工具,比如看板管理、均衡生产、单件流、JIT,这些无可否认都是能为企业带来好处的工具,但若是强行应用,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成为实施精益生产的障碍。

精益生产更多的是指一种管理思想,要将任何一种新思想完全融入到企业中,让内部所有员工都自发的按照精益思想去管理、工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投入,所以精益生产要想在企业中根深蒂固需要企业的长期投入。


绘制价值流图,明晰薄弱环节

价值流图的绘制能将企业活动中非增值活动与增值活动暴露出来,其中非增值活动包括必要和不必要的非增值活动,后者即为应尽最大限度消除的浪费。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星印刷”)通过绘制价值流图,首先根据客户价值及质量、价格、交期等差异化的需求,对营销系统进行了重新划分。然后以生产为中心,从客户下订单至客户接收产品的顺序,绘制出价值流图,明确增值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清晰定位各部门职责。最后,根据价值流图明确九星印刷精益生产的推进目标:以“提高过程稳定化,加快产品与信息流动”为长期目标。此外,价值流上各部门还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本部门最影响价值流环节、最需要改善的流程,确定各自的精益改善流程。

需要强调的是,作业流程的改善是持续进行的,不能当作项目结束,直到该流程完全稳定之后,才能选择各部门内部其他流程继续改善,而另外选择的流程必须是价值流上的流程。


提升员工技能,培养精益执行层级

精益生产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降低成本,而是以提升员工技能为基础,使他们持续改善企业现有的制度、流程、作业,从而实现成本降低的管理技术。

九星印刷在根据价值流图确定各部门需改善的作业流程之后,便对员工展开精益技能相关培训,力求使每位员工都成为专业的精益人士。九星印刷从2013年至今对价值流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开展“将官营培训”,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管理人员掌握精益技能,将精益思想及技能由上至下传递至基层,形成精益学习型企业,建立全面的精益文化。

由于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持续改善,所以培训的重点是培训IE内容,指导员工如何进行作业分析,员工根据所掌握内容,对本部门确定的改善流程进行分析,层层剖析,抽丝剥茧,从工作流程分析至每个工作步骤,判断步骤是否合理,然后分析至每项操作,最后至每个动作,确保工作流程中每个细节都是合理的。另外,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


建立自主改善氛围

在改善流程的每个部门内部,员工都可以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培训所掌握的知识,自己或与他人一起进行改善,将改善心得提交为改善提案。提案里包括发现的问题,分析思路,所采用的方案及实施结果。

从少数人改善到多数人改善再到全员改善,九星印刷还有一段路程要走,推行自主改善期间,管理人员需注重对员工心理变化的关心,并不是所有想法都能够实现,也不是所有问题提出来后,员工都知道怎么分析,怎么解决,因此管理人员需多引导员工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另外,前文提到的内部流程改善,在执行时,往往易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对其他部门影响内部工作的因素进行统计。由于是针对内部流程的改善,所以所有的操作都应是内部完成的,包括影响因素的统计。外部因素的统计结果只是对周围部门起到督促作用,属于外因,而真正影响部门工作效率的是内部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流畅性。既然是自主改善,内部流程的问题挖掘、问题分析和实施效果均应由各部门内部成员实施,而外部的结果只是参考。


工作标准化——改善结果

任何改善若没有标准化,只是增加了该工作的一种变化,并不能算真正的改善。工作标准化是精益生产的基础之一,它是实施精益工具的前提。

所谓工作标准化,是将最合理、最能发挥工作效率的工作方法作为标准,只有将作业方法、工作流程标准化,才能使工作质量和企业运作稳定,并且这也是授权员工和鼓励创新的基础。

印刷行业属于传统型行业,在许多环节缺乏标准,比如肉眼判断印刷色差,辅料标准及检测方式落后,根据经验操作印刷机等,致使在生产质量和效率方面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九星印刷对工作进行标准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两个方面:改善提案和各部门作业流程改善,从2013年成立改善提案制度至今,已收到几百份改善提案,其中许多提案中所采用的改善方法均已作为工作标准,这些标准成为价值流上各部门改善流程的重要内容,而价值流上各部门通过作业分析进行工作标准化。

未来,工作全面标准化是九星印刷的精益推行重点。推行工作标准化时需注意的是,并不是强制将所有工作都设置标准,而是将能制定标准的工作尽量标准化,最大程度地将流程和操作稳定下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