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各行各业的经济现状,官方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多不愿直面冰冷的现实。目前官方给出的最权威的结论是“新常态”,意思是中国已经告别了过去两位数的高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但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
而民间的看法则截然不同,对经济的感受普遍偏冷。以下是民间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现状的靠谱分析。由于篇幅较长,“包装地带”微编从成本分析、行业样本和未来投资机会三个方面加以整理,希望为企业高层决策者们提供有用的参考。
行业企业成本分析
自2008年,中国经历4大成本冲击,依次是: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流转成本----环保成本。
主要冲击低端劳动力密集行业,最典型是东南沿海服装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东南亚人力成本目前仅为国内的1/10至1/5。评估未来,人力成本已经没有上涨空间了(容易感知,不作论证)。
环保成本,自2012/13年开始发力,冲击力度类似2008年的新劳动法,对有色、化工、电子诸多行业有影响,调研出现环保成本侵蚀业务利润15%的案例(电子)。现在浙江沿海,环保是高压线,污染环境的经营活动受到政府严控。环保从严的趋势,正从沿海向内地转移。
某外资工装涂料事业部,为家具、橱柜、木地板生产商提供涂料,在家具橱柜出口行业中,他们的涂料市场份额占60-70%。今年涂料的销售下滑40%,直接原因是国内的客户很多倒闭了,海外家具订单转移到越南生产。背后原因是,中国强行推行环保,将有机涂料改成水性涂料,对有机涂料征收4%的特种消费税,这样1公斤涂料售价40元,成本就要增加1.6元。有些大工厂,一个月用有机涂料200吨,这样一年就要增加成本300多万元。
此外,到2016年1月,深圳、北京将要强行禁止有机溶剂超标的涂料对终端客户市场销售。以上这些就导致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即便海外客户要采购有机涂料的家具,但国内附加的环保成本太高,价格没优势,由此出现上述的订单转移。
厦门厂房租金出现“涨跌分化”。集美2013年租金14-15元/平米.月,现在下降到10元;同安2013年租金12-13元/平米.月,现在降到9元,降幅均约30%。租金下降与“工业区较新、供给多、小工厂关闭多”有关。但核心区域的租金价格则出现提升,例如岛内的湖里区,将主干道两旁老厂房改建为“文创园”、“设计园”后,租金价格从20-30元/平米.月,提升至55-60元。
上海已经出现“涨跌互现”局面。例如2012年,普陀区临近中环路的厂房,2012年出现价格向上拐点,二楼租金从0.8元/天.平米,涨到今年的1.6-1.8元/月.平米,涨幅100%(周边的店面、住宅租金、房价,也出现50-60%的涨幅)。上海西南部的老闵行区出现上述的租金年年降的局面,至今已从高点下降30%
行业样本分析
某知名企业,市场占有率1/3,主要为下游铝罐企业的(两片罐、三片罐)提供辅料。全国两片罐企业主要是8大集团,自2008年行业开始产能扩张,典型的有三家集团做全国性布局:客户B,2008年成都、佛山投产、2010年武汉、2015年河南、2016年哈尔滨将投产;客户Z,2009年杭州投产、2010年武汉、2012年成都、天津投产、2013年广东、2014年广西、2016年福建将投产;客户A,2013年杭州投产、2015年广西、2016年宝鸡将投产。其他不做全国性布局的,也在自己的根据地扩建生产线。
自2008年以来,行业平均每年有3条生产线上线,今年更是上了7条生产线,目前产能已达到600亿罐。但去年全国的两片罐需求量只有280亿罐,相当于产能利用率不到50%。
“从蓝海到红海”的切换3-5年,最后逃不开成本竞争逻辑。对于新兴制造业(泛指需求端爆发的行业),调研发现,“从蓝海到红海”的切换速度,短则3年、长则5年(过去的光纤、现在的饮料铝罐、环保、甚至部分电商)。
这意味着依靠“需求瞬间爆发+供给瓶颈”的景气度,并不具有持续性,许多行业图景其实就像“2009年水泥”的“拉长版”(2009年水泥需求爆发---2010年产能压力释放)。在中国资本过剩、赚钱机会稀缺背景下,哪怕再靓丽的行业增长故事,再过3、5年,也逃不开“成本竞争”格局,因此本文的成本话题,相信对新兴制造业亦是适用。
行业好日子是在2005--08年,当时产能供给少,产品供不应求,客户都提着现金求着生产自己商标的罐子,制罐企业低于2-3000万个罐子的订单不接(因为一天能生产300万个罐子,如果切换客户,生产线需要换版、调色、换模具,觉得不划算),2008年春节,产品紧俏时,甚至一个可乐罐能卖1.05元(相当于可口可乐零售价的40%了)。当时一条生产线(固定资产3亿元、流动资金占用2亿元)一年可轻松赚6-7000万利润。
但2008年后,民营资本进入,产能迅速放大,每年平均有3条生产线上线。即便需求端有王老吉、加多宝凉茶市场爆发、啤酒罐化率提升的利好,但产能上的更快。所以到了2011年行业进入红海,产品开始拼价格,此后越拼越凶。
到2013年,一条生产线利润下降到2-3000万元;再到2015年,好的生产线利润降到1000多万,差的生产线甚至出现亏损。由于开工不足,现在工厂甚至连几万个罐子的订单也在接。整个两片罐市场格局,从蓝海切换到红海,只是3年时间,现在普遍微利状况,前期的投资都收不回来,就看谁能摒的住。业内评价,这一轮扩张,国内两片企业都没赚到什么钱,真正赚钱的是美国的设备供应商。
企业主反映,现在最容易倒闭的是那种“投资2-3000万,工人500—1000人”规模的工厂(在服装行业,这算中大型了)。原因就是上了一定规模,就得养人、办公场所、运营等,各种费用成本太高了,没有一定的订单,根本运转不下去。
江苏太仓一家品牌服装出口企业,今年和他配合的供应商倒了3、4家,都是深度合作7-8年的供应商,所以感觉形势很可怕。现在窘迫到月产能6万件针织衫的大厂,连1-2000件的订单也追着要。他自己的工厂定位“小而精”,工人200来号,自设的衬衫品牌出口到新加坡,直接在商场卖,20年下来积累了强势地位(能根据自己需要,要求客户用美元、或新币、或人民币结算),在当地已算是稳定优质企业了。
但老板反映,即使他这样的企业,现在也承受不住人力成本了,国内的工资+四险,就超过4000元/月,而柬埔寨工资才80美元/月,即便工人罢工,也就只是要求提价到100美元而已。随随便便怎么算,单单工资利差一年就能省下300万,相当于他一年的净利润。他认为,国内工资已经没办法再涨了,像他这样有品牌、有话语权的企业,还算好一些,但也只能再顶5年,实在是受不了了。
安徽南部某县,前几年从东部沿海转移过去的小工厂,基本都关掉了。类似这种“小打小闹”的工厂,干不了多久,原因就是“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物流成本高,单纯靠人工成本是没有竞争优势的。
但是,大厂、配套厂能生存下去,比如当地的东风起亚汽车配件厂、大众汽车配件厂,就一直在做。因为当地人工相对便宜、地价便宜(一亩工业用地10万元),大厂的规模优势能发挥出来,而汽车配套厂天然解决了“需求端销售半径”的问题。
此外,纸箱厂在当地也能生存,这个逻辑和上述一致,纸箱厂天然就是配套产业,具有半径销售特征。
未来民营企业决策方向
未来三年是传统中小民营企业战略收缩的最佳时机。由于需求下滑,政府将力推各种工程包避免经济失速,传统行业的中小民营企业应珍惜未来3年机遇,上岸避险,而不是再度冒进。
传统制造业的批量投资机会,或在3年后出现。未来2-3年可望经历“土地流转成本、环保成本” vs.“资金成本、厂房租金成本”的“两升两降”,从而达到“成本新平衡”。届时存活的传统制造业,可望出现批量投资机会。
率先看好民营化、市场化、偏消费制造的行业。成本挤压是产能淘汰的现实路径,中国的产能淘汰,率先出现在民营化、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因为保护最少,直面成本冲击),这里率先提高集中度,产生“剩者为王”。重点看好浙江地区企业,偏向消费类的制造业,因为多了需求支撑垫,更佳。
新兴制造业投资逻辑应适时从“需求增长”切换到“成本竞争力”:依靠“需求瞬间爆发+供给瓶颈”的景气度,并不具有持续性。“从蓝海到红海”的切换,短则3年、长则5年。在此转换节点,估值有下行压力,投资逻辑应适时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