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明假期,走访了几家即将倒闭的私企小作坊。之所以叫其为私企,是应为他们曾经辉煌过,之所以叫他们小作坊,是因为现在铅华褪尽只剩下破旧的机器沉埋其中。
我的走访对象是一家纸箱厂,据说这是一家曾经占地数十亩的大型纸箱厂。上世纪九十年代,老板开办三级纸箱厂,年赚百万之巨,九十年代百万的含金量与现在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小编记得那时候家里一套七十多平的房改房才3,4万块钱。因此,这家厂当年的盛况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并不为过。
走进工厂,整个工厂的衰败还是令我大感吃惊。如今的工厂只剩下老板和老板娘两名员工,两人身体僵硬地从事着纸箱印刷工作,将一叠瓦楞纸板搬到进纸板上,再将印刷完的纸板搬到一边。老板说做一个纸箱的利润在两分钱,还是不出残次品的情况下,但现在仅仅几百平米的厂房租金就高达一个月五千多。
跟随老板回到办公室,老板点燃了一支香烟,开始讲述他的故事。当年正值国企下岗热潮,他被迫下海,没想到误打误撞进了纸箱行业,几年内莫名其妙成就了一番事业。之后老板大量招人,贷款上机器,希望赚更多的钱。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了,由于这一行业门槛不高,无数的小作坊起来了,纸箱单价山河日下。老板虽然意识到了工厂需要进行全面升级,但受到客户配置、地域限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工厂没有任何起色。
随后几年工厂机器越停越多,厂房也越换越小。有一段老板为延续资金链,欠了高利贷,不得不变卖机器和家产。直到今年,高利贷算是还完了,但老板已经一贫如洗。
看着在厂房里独自干活的老板娘佝偻的背影,内心莫名地酸楚。昔日穿金戴银,名车貂裘的风光已成过眼云烟,如今却是尘灰满脸、双手黝黑,沦落得乞丐不如。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发出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喟叹。
老板的遭遇可谓中国无数私企的缩影,一群老板稀里糊涂地攒下了亿万身家,却在中国制造业退潮的时候输光了全部筹码。他们醉心实业,一心做大做强,却不懂得“与时俱进”,没看清中国财富大挪移的道道。直到“新常态”出现,他们才看清这个大棋局,然而一切宣告Game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