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创业初期,如何在苦难中高速成长“活下来”?任正非是如何分析当时的形势的?我们在今天如何判断大趋势,如何把握大机会?
今天读的《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二),是在华为创立8年后,任正非在1995年12月26日在市场部整训工作上的发言的第二部分,这部分是对当时形势的判断。您可以关注公众号“每天读一篇任老板”,阅读第一部分任正非讲述的华为创业初期的故事。
任正非的此次发言,我读了不下10遍,值得花20分钟细读一下,思考一下,真有启发,良心推荐!
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二)
任正非
华为是由于无知,才走上通信产业的,当初只知市场大、不知市场如此规范,不知竞争对手如此强大。一走上这条道路,就如上了贼船,要么就是沉没在商海中,要么强大到年产值数百亿、有自立的能力。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80年代的国际风暴席卷下,世界交换机厂家从34家,减少到17家;90年代以来,例如北电、NEC等著名公司也步履艰难,竞争还在加剧。世界通信市场的竞争,在中国出现了极度的恶化。未来三年将是中国通信厂家发展最暗的历史时期,竞争困难,技术发展没有资金实力,这是难以渡过的三年。
在这个时期里,外国厂家凭借技术经济实力,在其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抢夺这块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最快的市场。持续十年通信大发展,催生了中国的通信制造业,并迅速成长。都寄希望这块市场,都超大规模地投入,中外产品严重撞车,极度过剩,使本来恶化的竞争更加恶化。
华为成长在这个时期,中国数百家通信厂家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在这个时期,这些嫩笋有多大的抗风暴能力。但是当这些笋捆在一起,奇迹就出现了,进口交换机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市场被国产机切割东一块、西一块。
近年我国在程控交换研究生产上,出现群体性突破;在SDH光传输通信上又会再次出现群体突破;在计算机工程上,中国已拥有足够的基础。因此,建设一个通信支撑网的几大要素,中国已经具备。可以有信心说,十年之内中国在设备研究上充分满足中国网的更新换代是有可能的。
1 国家重视高科技产业,推崇科教兴国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华为的成长。
海湾战争巡航导弹的巨响,提醒了国家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开放的基础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进行支柱性产品的开发。一个国家拥有的高科技实力,不仅仅在市场上获得巨大利益,而且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没有高科技,就象没有军队一样软弱无力。程控交换机在高科技产品中,更关系国家安全,国家一定会重视这种产品的国产化。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程控交换技术呈群体突破,它给了中央信心。随即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号召,这是几代人企盼的伟大号角,它进一步吹响了下一个十五年的高科技的冲锋号。不仅国家会调整政策,支持高科技的发展,而且以后人力资源的供应更为保证。
从去年下半年对中小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始,我们就预感会发展成全民族的一项行动。事实已是这样。特别是李登辉访美造成的中美伤痕,使全国人民明白了,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二战50周年的纪念,使人们不忘一个弱国受到欺凌,更加激发了强国梦。这些大环境营造的气氛都会有利于我们产品的市场导向,人们越来越亲切地对待国产货。
2 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视和关怀华为的发展
江总书记在接见我时,肯定华为的成就,特别对芯片、软件的能力给以了高度的肯定。在汇报到华为坚持先生产、后生活、98%的员工还住在农民房中时,江总书记说:“华为的年青人不是为了钱,为了钱不会有这么大成就。历史上的科学家也不是为了钱,但奋斗成功都很有钱。”对华为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给予了支持。
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中说:“华为是风险很大的企业,一定要坚持领先战略,Microsoft 是世界首富,而王安垮了。软件领先一英寸您就胜了。”岚清副总理还在出访西非与南美时,向有关国家推荐08机。国务委员宋健在视察中说:“华为要实行产品多元化,增加生存的能力,十年以后华为不得了。”
邹家华副总理参观94北京国际通信展华为展区时,说:“在外国展区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华为做了一件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事情。”政治局常委胡锦涛特别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关心把人才留在中国的问题,并专门接见了青年科技人员的代表,说:“祖国有前途,您有前途”。
国务委员李贵鲜、国家安全部计算机局何德全局长,都一再谈到预藏病毒的问题,把国家通信网络的安全受控问题提到了高度。高层领导对网络安全提出了认识,认识到网络软件是使用人家的,国家就无密可保,会逐步影响政策倾向国产机的销售。邮电部、电子部领导多次听取公司汇报,给了前进的指示。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省长朱森林、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市长李子彬都在视察中,帮助华为解决了具体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各级政府的关心,都促进了华为的发展。
3 华为自身的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内因
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只能提供一个土壤,真正要有所作为,关键还在企业自身。我们看到,在同样的客观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一些靠国家政策取得较好的生存条件的企业,其发展道路上也遇到来自企业内部的重重阻碍,而华为做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能够在行业政策并不完全有利于我们的情况下,以势不可挡的发展速度走到今天,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我们的内部机制。而我们自身的改革,正是对这种内部发展机制的一种提升。改革的成功,将使华为在新的水平上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经历了两年的公司组织改革、体制改革,再有6个月就会有初步的结果,这是公司发展的一次基础平台革命,它使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强烈敬业精神,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努力学习、有较高技能,善于协作、勇于合作、能团结群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骨干员工,团结成企业的核心。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增强承受风险的能力,以此事业的火车头为基础,加快加大人才的吸收,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愿意进入,补充和壮大我们的队伍,并具有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
工资改革使企业的分配逐步步入合理化,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96年我们要真正达到人均产值100万,并以每年提升10%的比例使公司人力资源利用达到最佳优化状态,最大限度地去发挥他们的优势与潜能。我们将逐步拉开差距,提高优秀人员的待遇,让雷锋先富起来,使千百人争做雷锋。
多年的发展已使我们初步建立了较为合理的、以矩阵管理为基础、灵活有效的管理体系。我们建立了分层分级的顺向管理体系,严格有序民主的决策体系,合理有效的有限授权体系,使日常运行大权落在基层干部手里,使用权管理、制约、平衡大权握在大部门手里,使重大决策权在充分听取反映后,握在高层手里。
与此同时,我们已逐步启动管理改革工作,我们正在建立矩阵式的逆向控制体系,使公司管理形成一个简捷的网络结构,使需要指导者以最简单、最快捷、最直达的方式获得支援,公司内每一件事、每一种内容仅有一个管理控制中心,大大压缩了组织平面,提高了效益。就有如我们的08机一样,均匀分配负荷,配置合理的中继,利用公共资源,各自完成各自的程序,内存映射式的传递,极大的吞吐话务量。
我们即将开始的公司基本法的起草、业务流程重整、管理信息系统的引进、ISO9000的贯彻,是促使管理体系更为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措施,也是今明两年公司的战略重点。通过这些管理手段的实施,将充分保证公司的管理体系向标准化、科学化、国际化靠拢。
华为正在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建立以国家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全体员工的粘合剂。爱祖国、爱人民、爱公司;奉献社会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团结奋斗、拼搏,建立利益共同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平等沟通;民主决策权威管理。
这些从华为创建第一天就坚定的信念,正在演变成一种文化,并激励自己。它是公司最宝贵的无形资产。这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管理的精髓,规范员工行为的准则,增强沟通与理解(包括客户)的桥梁。我们将更加坚持集体奋斗,不断优化和精制我们的工作,使我们逐步与国际接轨。我们有信心讲当我们失去所有的物质财富的时候,只要拥有华为的员工,我们可以再造一个更新的华为。
4 一个高度团结、能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领导班子是企业胜利的保证
经历了8年的磨难,华为领导班子多数人已消蚀了健康,但意志经过千锤百炼更加坚强,管理也开始成熟了。这是一个不谋私利的班子;是一个以身作则、奋力工作的班子;是一个经济上说得明白、政治上清清楚楚的班子;是一个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有自我的约束机制的班子;是一个目光远大、不畏艰难的班子;是一个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关怀职工利益的班子。因此,有资格领导公司,也能领导公司走向成功。
8年来,经过大浪淘沙的300多名的部门副总经理、副总工以上的干部经受了考验,而且大多数努力学习,自我更新意识较强。他们构成华为管理的基础平台,是走向成功的有力带头人。数百名科以上、工程师以上干部是我们事业的榜样,全体华为人的努力是我们成功的基础。
我们整个管理群体,在民主磋商中,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在只能有一个企业营运、管理、决策中心的约束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为建成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
5 企业的民营机制是高科技产业现阶段容易取得成功的一个机会
高科技产业的本质是变化快,一日千里,瞬息万变,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高。它必须信息灵、决策快、行动迅速。特别是电子产业,世界平均3个月被刷新一次。
民营的核心是自主决策,自己承担全部责任。自主决策带来的是决策快、行动快、掉头快。自主承担全部责任带来的是求生存、求发展的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国营企业为了安全必须实行规范化管理。而相当多的还不是独立法人,管理决策程序较多,而且最后、最有权的决策人往往又不明白决策的这件事。规范化必然牺牲了效率。
21世纪世界企业的走向是民营化。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不久前宣布的国家抓大放小政策,也会促进国有民营的发展。国家将抓住2万家大国营企业,放开800多万个中小国营企业,按现代企业改组,实质上有部分企业也将会民营化。这是一个管理潮流。
由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许多产业不是靠占用国家资源,而是靠人才、靠技术、靠信息,主要领先的是人,而不是资源,因此民营化有利于加速发展。华为诞生在这个时代,经历了8年的探索,所积累的宝贵的痛苦与愉快的经验教训给我们提供了更有力的机会,必将使我们更加适应这个潮流,成为这个潮流的弄潮儿。
读后感
什么是大趋势?
祖国有前途,您有前途!
华为为何能最初的短短6年,就创造成长奇迹?对当时的形势,任正非作出了五点分析判断。第1、第2点是从国家层面、从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分析,是外因。第3、第4、第5点,是从华为自身的变革、华为的管理、华为的民营企业机制分析,是内因。
华为把握住了中国信息革命的大机会,进入了一个有巨大空间并高速增长的行业。在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最近三年,还找不到一家公司的营业连续三年能以100%的速度增长的,而华为,在创业之初6年间,增长千倍,可想而知,在当时外国大通讯公司垄断的通信市场,一旦被中国企业撕开口子,市场是多么大。
在1990年代初期,要想装一个电话要交几千元,都要等很久。交换机更是卖方市场,很多邮电局买都买不到。
华为一开始是做香港鸿年公司的交换机的代理,因为华为做得太好,6家代理商里是份额最多的,鸿年公司不满意,经常给华为断货,另外5家代理商也联名要求平均市场份额,还在西丽湖的招待所里面开了一个代理商会议,当时华为高层郑宝用觉得太不公平,不服气,就建议任正非华为自己做开发。
但是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是很艰难的,华为开发的第一个用户交换机是HJD48,没想到华为的销售人员知道华为自己在做交换机后,就不卖代理的产品了,把华为还没有做出来的产品拿去卖,等通过鉴定要生产的时候,已经有7万件的合同了,结果没钱生产,到处借钱借不到,如果不能履行合同,赔偿金额就非常大,当时华为也没什么资产,公司差一点就关门了。
因为华为的用户交换机做得好,利润高。在1992年销售额破1亿人民币,到1995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5亿人民币。
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是要把握大势的。什么是大势,大势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轨迹和使命。
1995年,当时正处于“中国可以说不”的过程,是从弱国向大国发展,从任正非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华为正是顺应了国家通信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才能乘势而上。22年后的今天,中国崛起,将经历从大国到强国的发展过程。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复制华为的历程,有实力走出去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管理能力,能参与到国际竞争的公司,是未来的好公司。正如国家领导人在20多年前接见华为的技术人员所说,“祖国有前途,您有前途”!
大国崛起带来的大机会,至少体现在四大方面:
一是人类社会变革带来的大机会。中国与30年前完全不同的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已基本与世界同步。人类社会正在向智能社会升级的世界大趋势,也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大机会,例如解放人手人脑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
二是中国与国际公司、与国际先进技术对标,依然有巨大差距的行业,例如(医疗)生物工程行业、半导体行业等。
三是之前被国外公司技术垄断,随着中国公司的高速发展,技术、产业均形成战略突破,市场正在向中国公司转移的行业,例如OLED产业。
四是当前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带来的大机会。对此,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全新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群众渴望美好生活,什么是美好生活呢?蓝天白云是美好生活,所以新能源汽车是大趋势,环保生态产业也会有大发展。活得更长,疾病更少,活得更美,是美好生活,所以基因测序,原研药,癌症疫苗等,能突破人类生命极限的高新医疗技术行业是大趋势。原来想要的好东西,没钱买的,现在有钱买了,是美好生活,所以高端消费升级是大趋势。
中国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大机会出现了,大家都看得到,但并不是谁都有能力去抓住。和30年前相比,很多大机会,已经不是个体户和小公司能抓住的了。在机会产业,只有少数行业一定程度上呈现出30年前通信市场的特点,市场极度分散,大量企业涌入,例如P2P、医疗美容、手游等。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关于外因、内因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论断,在适当的温度下,鸡蛋能变成鸡子,而石头变不了鸡子。
东汉末年分三国,群雄并起。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大机会出现之时,淘金大军汹涌如潮,但最后,大浪淘沙,能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华为为什么能从数百家通信公司中存活下来,并成为国际大公司呢?外因不可缺少,但起根本作用的还是华为公司的内在因素。
在瑞金参观苏维埃共和国旧址时,颇有感慨。当时,在瑞金的一个两三平米的小祠堂里建立临时政府,用筚路蓝缕这个词都无法形容简陋的程度。但是,就在这个小祠堂里,建立了财政部等几大部委的实体机构,一个部委的实体就是一个两三平米的格子间,里面一张50厘米宽的硬板床,一张小书桌,就是各部长的卧室兼部委办公室。一个祠堂的小,反而映衬了格局的大!
(挂了两个五角星的祠堂就是当时的临时政府,顺便给瑞金革命老区打个广告,瑞金离深圳500公里左右,全程高速,开车半天即达,友情推荐大家去看看,真的震撼,也许可以改变思维。)
如果华为创业之初,没有“中华有为”,没有振兴中国民族产业的大格局,华为可能就是安安心心做代理,任正非可能也就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了,在1995年的15亿人民币,这是多大一笔钱!大家把钱分分,过逍遥自在的活神仙日子去了。
但是,华为把到手的真金白银砸投进了自主研发,不断地追赶世界一流技术,还是为了中国人的那一口气。为争这一口气,华为承受了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华为高层郑宝用曾回忆早期投入巨资研发的C&C08的艰难鉴定过程:“我带了秘书和2个开发人员去北京,找了当时邮电部科技司司长,他让我回去等着,等着大唐鉴定完了,你再来申报,但是等到那个时候公司就要关门了,那时公司还没有超过1000人,拿不到鉴定公司就完蛋了,我很沮丧,几天都睡不着觉,一直想还有什么办法,也不知道回去怎么和任总交代,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在酒店的房间里大哭了一场,觉得整个公司的事业就到这里了,后来峰回路转,终于找到另外一个副司长,他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专家来给我们鉴定……”。
勇气+大格局成就了华为。任正非说,“历史上只有敢想才能敢干,只有敢于革命才能善于革命”,华为最初开发HJD48时,当时的几员大将都是外行,都不是学通信专业的。1991年的春天, 华为的开发部,只有1、2台示波器,3、4只万用表,5、6个开发人员。当时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开发成功了华为的第一台小交换机,也就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HJD48模拟用户小交换机(最大容量为512门)。
哪些核心因素的共同作用,激发出华为人的壮志豪情,让华为“活下来”,而且还从一个小公司变成了国际化大公司呢?
毛泽东认为,在军事方面来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因为执行了正确的战略方针。而军事战略方针的胜利,是因为战略战术是建立在人民战争这个基础上的。
任正非将华为的胜利归因于“群体奋斗”,这和人民战争的胜利一脉相承。
华为管理顾问田涛教授认为,一个组织的成功,必须结成三个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使命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是组织最低形式的目标,所谓小人喻之以利。“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
命运共同体。中国革命初期,“打土豪、分田地”,通过利益的一体化,从而达到命运的一体化。华为初期,“由于资金的不平衡,公司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危机,一次又一次被推到危险的边缘。是谁挽救了公司,是什么神暗中保佑?是集体奋斗之神,是数千员工及家属之魂,托起的气场保佑了公司”。
从任正非在其他场合的回忆,可以佐证,在华为生死存亡之际,是华为的员工及家属出钱出力,借款卖房,把“身家性命”都投入到了华为,救了公司。华为与员工形成了稳固的命运共同体,华为失去员工,或者员工失去华为,都是失去一切。
相信董存瑞在炸碉堡时,根本无法顾及任何自身利益。相信更能让华为人泪流满面的,是挂出“中国人自己的GSM”和国旗的时刻,而不是数工资点钞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