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风暴的“七个追问”,戳中了多少老板的泪点

:2018-08-01 包装地带

过去两年的环保风暴,固然是为了捍卫子孙后代生存的土地,为了还国人一片青山绿水。但对于风暴中饱受侵袭的民企和打工者来说,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近段时间,有网友对过去两年过于彪悍的环保行动连发七问,可谓振聋发聩,戳中了无数老板的泪点。

01


强制停产、整顿都可以,强拆是为何


长葛一家卫浴厂的生产设备在45秒内被强行拆除,老板娘坐地失声痛哭。在此之前,长葛已有超过700家企业被关停整顿。此种暴力强拆现象,在废品回收行业也是愈演愈烈,屡禁不止。


问题尚未解决,期限还未到来,为何强拆设备毁人民生存之根本?即使环保不过关不让继续开厂,这些设备也是可以进行售卖回一些血,但你们选择了进行强拆,是否太不近人情和有“拿鸡毛当令箭”之嫌?

02

主要矛头指向弱小企业、有失公允


有人以中小企业整治和恢复的费用远超过其创造的GDP为由,对此类企业全盘否定,认为这样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负能量”,是有害的毒瘤,因此就应该取缔关停



这是一种极其无知、无耻、无良的认识。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同样,在全世界,中小企业都是一国经济的主体力量,是最受重视的群体。


这些人单从环保的角度片面地思考问题,要知道整治环境的终极目标还是民生与经济,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保证关停后失业人员有活路,经济稳定性不受影响,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再者,中国的污染远不是小企业的或者说是哪一类企业的问题,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目前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做好环保的同时不牺牲个体的利益。

03

地方懒政不作为,事情办得乌烟瘴气


许多中小企业态度也很明确,认同环保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愿意积极配合政府环保部门去整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知道怎么改,怎么做才算达标,不知道哪种设备合格,政府部门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方案,说关停立马关停,完全不给喘息的机会。在实际的环保整治行动中,一些地方执法人员多有欠妥之处,懒政、不作为现象不在个例。



有一个做家具企业三十多年的老板说:“国家治理环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做企业的会全力支持配合。我们也想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当时我问执法人员是我的设备不合格吗?还是哪里有问题呢?执法人员答:我说不合格就不合格,能给你找出一百个不合格的理由。”随后企业被关停。这种回答无异于挥向百姓的屠刀,不由分说地关停许多个靠这家小企业生存的家庭,冷酷而无情。


有企业主哀号:我们真的害怕“三光”政策:光罚款光捉人光贴封条!我们内心是想整改的,但是不知规范细节,没人引导,最主要的是没有机会改了。

04

唯上不唯下,一刀切问题严重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执法人员被中央环保部约谈之后,为了自保不敢讲真话、实话,不能从实际出发,担心责任追究而走向极端塞责,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按照上级要求"一刀切":工厂贴封条、断电,也不管企业规范不规范,先关停再说。难道这就是执行了党的环保政策了吗?这严重悖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有民企老板哀叹:环保严查,本是应该,但运动式、一刀切式的环保风暴已经渐渐变味,一场声势浩大的“保卫蓝天行动”变成了无数民企的哀号。


环保问题绝不会一抓一关就灵,认识到发展的问题只能依靠继续发展来解决,而不是选择关门不发展。这才是正确的发展观、督查观。

05

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积重难返


据报道:“这次全年“轰炸式”督查事出有因。2013年,环保部受国务院委托,与全国31个省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若达不到“大气国十条”要求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各省将面临问责。“大气国十条”走到第一阶段最后一年,考核迫在眉睫,但达标差距不小。”


对此,有老铁表示,4年前的计划,集中在最后一年执行,这不和孩子们假期最后几天才开始写作业是一样的嘛?简直儿戏。


就算经济发展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也不能放纵、放任。大多数时候“牺牲环境论”只是有些地方懒政、不作为的辩词。

06

单方面整顿,不系统、不治本


解决企业环保问题不能只用关停取缔的办法,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冷暴执法;关停后,污染的问题没了,但民众的生存问题来了,按下葫芦浮起瓢,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说到底还是体制问题,政府没有统筹性考虑问题,各部门只干自己的事、只执自己的法,导致环保部做了前期的查处工作,却没人做善后工作。这就导致环保工作很难做,有人调侃,环保部并不傻逼,只是处在傻逼的尴尬位置上。


确实,环保部现在所干的就是为政府一味追求GDP而留下的烂摊子擦屁股,还不受待见,这都是体制造成的。

07

环保政策朝令夕改,不连贯没体系


有纺织人表示:政策要有连续性才行,今天一个政策,等你投资整改了;明天又一个政策,上次的整改又不行了!一个部门一个样,这让我们很为难!


一位憋屈的铸造企业主说:2016年11月份,环保局声称燃煤锅炉必须安装过滤装置,确保烟囱冒出来的是白色烟雾,而且要先交5万元罚款,再办理环评报告。当我们紧张地在一个月内花费20多万元办理了环境评估和燃煤锅炉的改装,环保部门说法却变了,称要限量生产。


到2017年2月份,国家召开大会,要求全部工业用电企业必须停产,有任何证件和报告也不行,一经查处拘留罚款,只好忍着。大会过后大家连夜赶工,因为耽误的时间太长了。然而就在4月1日以后,成立雄安新区,周边所有小乱污的企业全部拆除(不管你有没有报告),居民必须全部更换天然气炉子。时隔5个月,国家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毫不知情只能被动接受。

面对这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我们在努力坚持的同时

还要去学习、去探索

寻找新的发展突破点

不能够坐以待毙

必须学会与时俱进

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

林健安老师《企业转型管理》高级研修班课程


(点击以上链接了解详情)

▲长按识别二维码在线报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