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量:看看歪果仁是如何保证印刷包装设备高效运转的?

:2015-07-17 包装地带




开始实施OEE之前,我们先要对现有的设备效率进行估算。这是第一步,完成估算后,把所得的数值和应该而且能够达到的数值相比照,结果往往让很多人大吃一惊。由于设备构造日益复杂,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也不断升高。随着客户开始提出更高的产量和质量要求,他们对供应商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生产并提供给客户的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我们企业和设备的质量和效率。

为保证工厂设备尽可能高效地运转,我们需要建立一种能被行业人士普遍接受的效率衡量标准。

OEE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设备利用率

设备实际生产时间与设备设计运转时间的比率

2.生产速率

设备以设计速度生产的时间占总生产时间的比率

3.产品合格率

设备运转时,合格产品数与产品总数的比率

公式可简单表示为:OEE=设备利用率×生产速率×合格产品率×100


业内OEE标准

那么业内世界一流的OEE标准是多少呢?一流的瓦线OEE值通常为55%~60%,并可望达到65%以上。很多纸箱厂刚开始进行OEE评估时,OEE值通常在30%~35%之间。对加工机器来说,OEE值如果高达80%就便被认为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因此,全厂的OEE目标值应设定在50%~55%。

为什么OEE值通常只能达到这么低的水平而不能更接近100%呢?同大多数行业一样,纸箱业内各厂会遭受以下几大OEE损失,必须对其仔细分析、充分认识才能设定正确的目标,使OEE值最大化。


六大损失

1. 故障/停机损失:因设备失灵,或出现故障,或突然停止运转而产生。

2. 换单和调试损失:当一个订单加工完毕,生产程序需要转换,机器也需进行重设来满足下一个订单的生产,这样会引起换单和调试损失。通常因为不能进行有效的订单切换,这段时间会过长。这些都属于停机损失,会降低设备的利用率。

3. 空闲和暂停损失:当生产因临时故障而暂停,或机器闲置时会产生这种损失。这类问题容易解决,但常被忽略;不过,对生产率的影响不容小视。

4. 减速损失:如果设备安装不精准,运转速度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速度,就会产生减速损失。这种损失会降低设备总体的生产速度。

5. 开机损失:开机损失是指在生产运转初始阶段因出现失误或短暂停机造成的产品质量损失。

6. 质量损失(废品/返工):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符合客户要求而导致返工所造成的损失。这类损失会降低合格产品率。

如果你的工厂也想引进TPM系统,首先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自身需求做好规划,并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行TPM系统。要想获得成功,还需彻底改变组织内部的一些陈旧的文化与习惯。经验表明,开始推行时选择一台机器或一个工段进行示范是很有必要的,但也许更重要的是系统得到普遍推广并且人人都懂得运用。

有必要重申一下,TPM只是一个过程,要想获得成功需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由此带来的成本节省和产量增长总是促使我们进行改善的巨大动力。不过这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生产维护上。

要使器尽量维持在最初的状态,势必在短期内增加工程预算成本。

重点的改善和必要的改变必须尽快付诸实施以便能使强大地动力和高昴的士气得以维持。


维护策略——使设备正常运转

维护和修理策略已经有一大堆了,尽管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但仍有充分的理由把预防策略和故障检修策略结合起来。不过,保持二者间的平衡也很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厂的规模和厂内的设备情况。

故障检修或紧急检修就是在设备不能运转时,采用各种方法使其恢复到正常运转的状态(一直运转设备,待其出现故障后才进行检修)。故障检修不必让设备保持到初始的运转状态。有时对设备进行的临时修理,只能使其维持一定程度的生产状态,还要等到方便时,再按计划进行检修。但这种做法并不符合TPM模式的理念。

预防性检修应该用于减少或杜绝偶发性的故障检修。它需要完成所有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些保养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按既定间隔时间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一般情况都是按既定间隔时间进行检修,如果是按既定运转时长或工作量间隔进行检修的话,将更容易查出操作上的问题或者隐患,并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涵盖了所有预防性的检测工作的维护性设备状态探查。这类工作需要通过定期连续对设备进行监控,掌握设备的状况后才能进行。监控工作包括细看、静听、感觉和各类检查,还包括用某些特殊设备收集资料,如振动、磨损、噪音、泄漏以及温度传递等。

纠偏检修是指把设备中已出现故障或功能减损的部分恢复到其初始运作状态的所有工作,如:

计划性维修:把设备或零部件从生产线上撤下,拆分开来作检修(维修的要求事先已明确)。这就要求备用部件和工具早在维修开始前就已经准备妥当。维修好的设备随后就可重装在生产线上使用。

替换式维修特别适用于处理相当昂贵的设备,使其保持较高的利用率。通过采用明确规定好且曾被人多次使用过的方法,用全新或整修好的替换设备换掉整个装配设备(这个过程通常较快),随后对出故障的装配设备进行离线修理,无需承受立即恢复生产的压力。

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可拆卸的设备,甚至也适用于主要生产设备的主件。使用这种方法替换马达和齿轮箱最平常不过了。

使用这种方法时,投资购买替换设备在所难免,更重要的是,其工作流程必须及时到位才能确保设备在需要再次投入使用时早已维修完毕。有些机械生产厂家提供主要设备的租/借服务,但事先备好需要的设备无疑是最省时的。

彻底检查或设备重装。这种做法越来越不被业内所接受,因为现在的设备停机时间已经大大缩短。不过,对设备定期进行较全面的检查仍是必要的,在设备从生产线上撤下来之前需要对设备的整修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计划。

设备的改进和升级也是如此,即开始做任何工作之前,都必须认真做好统筹安排。


自发维护

自发维护对于达到世界一流OEE标准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刚好是生产和工程维护首次交融的阶段。维护机器的任务转交给了操作人员,换句话说,他们既要使用设备又要对其进行维护。不过,只有在确立好预防性检修措施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一点。

自发维护即指操作人员对机器进行日常保养和检修,其中包括原先由工程人员来做的很多设备调试工作。这样一来就为工程人员留出了时间,使他们能进行设备改善和其他一些重要工作。

这显然要求配套系统到位,才能保证自发维护工作可以按照既定方式进行。操作人员也需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让有主动性的员工都能参与学习并有所提高。销售人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向操作人员传授必需的技能和知识,并促使整个工厂的理念不断改变。

自发维护的一个简单例子就是给机器加润滑油。润滑油的用量和加油的间隔时间都事先有清楚的规定,再加上有彩色编码的润滑油识别系统,操作人员完全可以自己给机器加润滑油,整件事既简单又安全。

自发维护的好处不仅在于增强了操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还会给工厂注入新的活力,最终让每个参与者都受益匪浅。


维护系统

无疑,维护小组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工厂设备的性能可靠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进行大量的计划和组织工作,因此,绝不能低估一个良好的维护系统的重要性。

和工厂其他部门一样,如果不采用必要的约束性控制措施和方法,很难经济有效地开展维护工作。必须对时间进行规划统筹,才能使资源最优化。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人员配置,以及对所需备用件的控制都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工作实行轮班制,员工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也很重要,这样才能确保工作的连续性,特别是对于某些部件的预订和采购工作。

对设备历史资料的收集也比较重要,通过这些资料可以预测出部件的寿命,记录设备状态趋向,优化维护效果。

维护小组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找到经济有效的方法来控制替换设备的成本,这只能通过保养机器和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来达成。这种方法必须在设备彻底报废前找到,否则会损坏配件,增加维修成本。

设备的部件成本较高,因此,必须详细规划好库存量,减少所用流动资金。想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必须对工厂情况作调查,进行风险评估来评定部件的库存状况,并与没有库存部件的工厂的结果做比较。若有可能,备件要有一定的存量以供使用,尤其是耗材,另外,也应鼓励采用这种方式储备机器零件,特别是在那些有零部件需求却没有存货的国家。

好的维护系统会实施库存和采购状态控制,提供所到货物的相关信息以及部件的存放/使用说明。这不仅会减少库存量,如果利用恰当,还能确保有正确部件的库存。这样,整套维修零件能被装配好以供特别计划维护之用,而且也能及时定购昂贵的替换零件以确保预定工作的完成,如订货到交货的时间安排。

计算机维护系统多种多样,购买时需慎重考虑,必须清楚自己的目标。这些系统安装起来虽不是那么容易,不过会有很多人乐于助你一臂之力,帮你顺利装好系统,实现既定目标。


部门结构

要想保持世界一流的生产,维护部门必须拥有过硬的技术及合理的人员配备。虽然没有通用的标准方案,但仍有一些有关人员配备和技术水平方面的要点值得参考和借鉴。

论及维护部门的正常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点:蒸汽供应、瓦线操作、印刷机、折叠糊箱机、平压平和圆压圆模切以及建筑物维护。以下几点能有助于改变员工态度和企业文化。人们自然会对这些变化心存疑虑,特别是在新机器安装了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装置后。这些都是对新技术过分渲染以及对机器用途妄加猜测的结果。尽管近年来瓦线技术不断变化,但瓦线还是仅能生产纸板,因此,维护人员还得按照原来的思路做:将机器拆成各部分,然后评估自己的技术水平。

让维护人员不断学到更新的技术,这一点非常重要。关于这个问题,业内一直是争论不休,观点各异。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有效的维护十分重要,同时还需形成一个清楚的技术规范使一切运作正常。因此,为维护人员和操作人员制定一个条理清晰的适时培训计划就显得格外重要。遗憾的是,厂内聘请专家来维护即便是复杂的设备如瓦线和其他一些机器,其昴贵的费用还是难以承受。还有一点必须说明,那就是聘用专职维护专家可能会使其他人学习必需技能的积极性降低。而且,每个工厂中都会有些技术人员在某些领域内比其他人都强,因此应对这些人进行培训,并在适当的时间做些技术指导。

对于任何一家工厂来说,技术人员的配备比例都很难预知,但一般来说,工厂建成时,聘用两个机械技术员和一个电气技术员比较合适。在机器投产后初期,情况则正好相反,这是由于早期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源于所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因此,尽快提高电气和电子故障查找技术是非常重要的。IT部需要有优秀的电气技术员充分理解运作工序,以便更有效地找出故障——这样的人员配备必须确保把对机器供应商及其技术的依赖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维护时间应提前计划好并确保实施。在设备维护人员过于繁忙时,可把部分工作外包给可靠的维护公司。现代机器常被比作赛车,当然也需要执行类似的维护标准。这会对维护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维护人员需具备多项技能,特别是机械技术员需要拥有电子方面的技能。只有在实现全厂一体化后,才能实现并维持人员的优化配备。传统上工厂都会有几个彼此独立的生产区域——如,瓦线区、加工区、发货区和技术部——但这是不合理的。由于整个生产过程依赖于上述各相关区域的连续协作(包括计划和销售),因此必须实现对这些区域的总体把握才能保证工厂成功运转。那么以前那种“我们只负责安装和维护机器,你们负责操作”的做法就应成为历史了。各部门各尽其用,共担责任,共同实现机器运转和产品生产的紧密衔接。

在持续改善的维护环境里,计划和改进工程师的角色很重要,他们要统筹好维护日程,坚持维护计划应优先于生产计划安排。这样才能保证工作计划和安排得以切实执行,也有助于做好记录并改进预防性维护措施。必须准确安排好维护期并确保维护工作顺利完成,于是准备所需部件和及时选择维护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以 “使机器一次性正常运转”为目标。做记录也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实现有效维护并提供维护记录。

建筑物维护包括办公服务,通常外包给专人负责,但仍需要正确的管理和计划来确保办公设备正常顺利地运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