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深圳、东莞、广州等区域,瓦楞纸板的尺寸均是用英寸单位——这仅仅是因为港资、台资遗留下来的习惯吗?如果你这么看,那可是小看这事了!
许多人都知道珠三角区域的瓦楞纸板规格及报价均是以英寸为基准单位的,原纸门幅、订单门幅、计价面积均是用英寸、千平方英寸。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港台包装企业最先启用的一套单位体系;往后,珠三角区域的内资企业也继续沿用了这套标准。
全国其它区域,瓦楞纸板都是用米、厘米、平方米为单位。“米、厘米”是国际单位制体系下的单位,“英寸”体系不是国际单位,但为什么还会一直沿用英寸制呢?
这是因为——在英寸单位下,明确地限定了纸板门幅的规格!
产品规格,是为了面向市场需求,推出的一种尺寸约定。这种约定,具有归并、减少、约束产品尺寸变化的作用。
在英寸单位下,不仅是每2英寸一个规格,同时规定了规格只限定在29~55英寸之内(只会出现14个规格);
在厘米单位下,虽然每5cm一个规格(类同于2英寸)却没有限定范围,这会导致生产线门幅越大、备纸规格会越来越多。
瓦楞纸板走向市场化,是从“1.4米门幅生产线时代”开始的。1.4米正好就是55英寸。
很自然地,当时港台企业就按照每2英寸一个规格设定了接单门幅,从29~55英寸,共14个规格。这14个规格对应了14个原纸门幅。
这14个门幅,也就形成为纸板市场下单的固定规格。
在港台纸品厂的这种导向下,无论客户所需要的纸板宽度是多少,在考虑修边裕量后,各自向上归入就近的英寸门幅。也就是说,在纸板厂眼里,客户的订单只有这14个生产规格。
即便客户需要55英寸以上的单开纸板,也是在纸板厂预定的生产门幅范围内选择下单规格。比如客户需要163cm幅宽的纸板,虽然折算是65英寸,却是需要并入66英寸的下单规格的。
事实上,在市场所需求的规格里,29~55英寸可以涵盖几乎所有的规格需求。
下面是广州某纸板厂2017年6个月累计的接单量图表。
如上数据显示,29~55英寸的订单量占到了90%。
因此,也可以认为,市场的需求,几乎可以在29~55英寸(75~140cm)范围内全部得到满足。
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把29~55英寸作为纸板固定规格的原因。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29、31、33、35、37、39英寸的订单(75~100cm)长米数是最多的。这种需求分布会出现一个问题——1.4米瓦线的门幅占用率会非常低!
在2003年前后,1.8米瓦线横空出世,这让29、31、33、35英寸的纸板可以双开生产,1.4米瓦线的最小门幅一跃成为1.8米瓦线上的较大门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专业化的纸板厂,也就是在1.8米瓦线问世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出现。
往后又出现过2.0米门幅的生产线,可以对开37、39英寸的订单,可全盘消化门幅尺寸最为集中的订单(29~39英寸、75~100cm),因而成为史上产能发挥性价比最高的生产线。
在原纸门幅的设定上,珠三角区域按照“29~55英寸”的固定规格,针对1.8米生产线增加了58、62、66、70英寸(150/160/170/180cm)四个原纸门幅,用于生产29、31、33、35英寸(75/80/85/90cm)这四个订单门幅。同时,原1.4米瓦线就不再生产29~35门幅的订单了。
这个时候,大家应该清楚,为什么在55英寸之上,单数英寸变成了双数英寸,同时又变成每4英寸跳一次门幅了吧!
正是因为在“1.4米生产线时代”确立了这种限定了规格的英寸制门幅,才会在生产线门幅不断变大的时代,纸板的生产规格(备纸门幅)可以永远保持着14个门幅的标准。
下面来总结一下:
在英寸门幅规格下,生产线门幅、订单门幅、原纸门幅的对应关系,可见下图:
由此可以体会到,启用于二十年前的英寸制门幅规格的设计,其中所包含的大道至简的精到思想!
但是,全国其它地区设定的每5cm一个订单规格的做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如果一间纸板厂是1.8米+2.5米生产线,在英寸门幅规格下是14个原纸门幅,在厘米门幅规格下却要25个门幅。对比表如下:
如果采用厘米为单位的市场区域,也能借用“英寸制门幅规格”的设计思想,即:将140cm以上的门幅,设定为每10cm一个规格,并以此确定为市场规则,将会大大降低原纸的基础库存。
通过回顾纸板订单门幅、生产门幅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新兴的市场初期,设定出一种行业的标准规格,是对优化资源有重大作用的。英寸制门幅规格标准,在历经了二十多年后依然能稳定地适用于新的市场情况,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