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入职创业公司,8个员工辞职了7个,隔天上班后蒙了

:2019-06-28 包装地带

导语:大家都知道创业公司是很容易就失败的,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出在员工身上,而是出在老板身上。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不一定有管理团队的经验,虽然技术可能很好,但是自身眼光和见识有一定局限性,往往这些才是导致公司关门的直接因素。很多求职者之所以不想去小公司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在职场论坛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新员工入职创业公司30天,8个员工辞职了7个,隔天上班后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员工是刚毕业的应届生,因为工作难找就去了一家小的创业公司。本来公司是有8个员工的,但是由于老板太抠门,而且对员工太苛刻。该员工在入职30天内,公司有7个员工辞职了,最后只剩下了自己和老板2个人。当时老板还跟这个新员工说让他好好干,公司以后一定能够壮大。




可是在第2天上班的时候,这个新员工发现公司多了一台打卡机。因为在过去公司是不需要打卡的,本来这个员工还以为老板在重新招人。可是后来和公司保洁阿姨聊天的时候,她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老板说公司就剩下这么一个人了,可不能让他偷懒。当时这个员工就蒙了,然后跟老板提出了辞职。


不得不说这老板也是太幽默了,本来就只剩下一个员工了,你不是对他进行挽留,而是主动逼他辞职啊。或许这才是其他员工辞职的真正原因吧。作为老板不把重心放在业务上,只想着怎么让员工多付出一点,谁能受得了呢?那么,网友是怎么说的呢?






有网友说你老板太不会算账了,还亏了一台打卡机,不知道现在有很多软件都可以自动打卡吗?跟着这样的老板,肯定是没什么前途的。


还有网友说你不要主动辞职啊,等老板把你开除,然后给你赔偿才对。还有网友说既然就你一个人了,老板肯定会更加看重你,只要坚持,你还是有希望的。还有网友说老板在试探你吧,对他是不是忠心,又或者能够继续上下班,以后你可能是领导哦!







之前网上有个段子: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

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的那些。”

而在这个事件中,

中年的胡景晖正是在办公室里被老板“教育”了4个小时后立刻递交了辞呈。

正如胡景晖事后感慨的,被谈4小时像末日审判。


虽然不知道这4个小时,胡景晖经历了什么。

但从“审判”两个字中看得出,他“心受委屈了”。

也许就是这4个小时,让这个陪伴公司打天下的老员工寒了心辞了职。

胡景晖的事件告诉我们什么呢?

不能怠慢年轻人,也不要轻视中年人。

毕竟失去一个中年人,可能就是失去公司的一个骨干,代价不小。


有人分析过不同层级、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提出离职的主要原因:

入职2周离职,因为新员工在单位看到的实际状况与预期有较大的差距。

入职3个月离职,因为公司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 等方面存在着某些问题。

入职6个月离职,很可能与直接的上级领导合不来。

入职2年左右离职,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系。

入职3-5年离职,多与职业发展有关,职位和薪酬提升都有限。

入职5年以上离职,员工忍耐力强,很可能是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速度不一致导致。



今天,我们刨去这个事件背后的利益纷争利弊权衡。

只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探讨如何避免核心员工的流失问题。



逼走老员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个核心老员工的辞职,个人薪酬和企业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

这是一个量的堆积。

量变不一定能引发质变,他可能在东家与下家之间权衡犹豫。

而来自老板的指责与薄凉,则直接会将老员工的怨气引爆开来,想不辞职都难。


老板经常会和我们HR经常抱怨公司做大了,人心却散了。

公司的骨干在翅膀硬了之后纷纷另谋高就,

这几乎是一个小企业成长壮大后不可摆脱的宿命。


骨干员工的离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


首先,会带来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泄露。

就像英特尔公司的天才设计师费根带着手下离去后,

英特尔公司一败涂地经过很多年才恢复了元气。


其次,核心员工的流失特别是副总级别的员工,会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

公司不得不推迟、更改或取消既定的经营计划。

现在实体经济不好做,一步落后就可能步步落后。

这样的打击对公司而言将会是灾难性的。


此外,核心员工离职会对部门其他人员的情绪造成一定的传染作用。

导致人心浮动,组织涣散,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

就像2018年7月,陆奇不再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时,百度股价一夜蒸发百亿美元。

一名核心员工之于公司的损失,难以估量。


那么,对于这种金光闪闪的定时炸弹,管理者和HR们应该怎么妥善对待,以预防核心员工离职呢?


做到这4点

老员工的心就是你的


►待遇留人是首选。

要想马儿跑得快,先得让马儿吃得饱。

员工的付出与回报如果不成正比,就会引发他们对待遇的不满情绪,从而出现各种问题:

消极怠工、互相推诿、抱怨不断、离职跳槽......

抛开感情、忠诚不谈,

企业若没有好的激励机制与好的薪酬模式,人才凭什么为你卖命?


►其次,“成就感”留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

当人们在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其需求会向“自我实现”甚至“自我超越”提升。

HR们需要积极为员工营造成就事业的环境和机会。

让员工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工作的意义所在,用“成就感”留住员工。


►再次,企业文化氛围留人。

管理者和HR们有一个很容易忽视的问题:

员工的价值观同企业的价值追求、企业文化是否是一致的。


企业文化是员工与企业之间有力的纽带。

能够起到凝聚与激励的作用,同时可以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管理者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做法,比如说积极组织团建,

向员工宣传正向的价值追求与文化,形成共同的目标。

 

工资少,有些老员工可以忍,他们留在公司多半是出于感情因素或是工作惯性。

这个时候老板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可以责骂中年人的段子。

不尊重员工,让员工心里委屈,最终一定会引发质变,导致核心员工离职。

等离职了再后悔,十头牛也帮不了你,可劲儿哭吧。


►最后,好聚好散。

就算员工最终还是选择要走,也不要让他狼狈地离开。

有魅力的老板会告诉员工随时欢迎他回来,和员工友好地说“再见”。

相信我,做到这一点,对HR来说,有益无害。

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天上就掉下一个来自老员工推荐的候选人。


以上这些措施都是从影响员工主观感受层面来讲的。

除了主观层面,真正使企业高枕无忧,无需为核心员工流失而担忧的,

还是内部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钱给够 情到位

培养体系最可贵


从胡景晖之事,也留意了我爱我家高层发生较频繁的人员变动:

6月6日总裁助理窦岩辞职;

8月18日副总裁胡景晖辞职;

8月31日副总裁曹晓航辞职;

短短三个月已经有3名高管离职,我爱我家似乎面临着核心人员流失的局面。

最后还挖了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IT治理副主任刘东颖,继任副总裁的位置。

选择“空降兵”而非内部员工,暴露出公司内部的晋升机制严重不合理。


今年教师节,马云宣布执行“十年退休计划”。

他选择的接班人是小他8岁的张勇。


曾有人这样评价如今的阿里:

如果李彦宏离开百度,公司所受的影响是70%;

如果马化腾离开了腾讯,公司所受的影响是50%~60%;

而如果马云离开了阿里巴巴,公司所受的影响大约只有30%。

马云听到后作出了这样的回应:这个比例还应该再低些。


阿里的内部培养体系可谓健全,比古老的银行也不遑多让。

从新人培训时的接力教育,

到专业培训所设置的运营大学、产品大学、技术大学及罗汉堂的几百门课程,

再到为管理者设立的“管理三板斧”“侠客行”和“湖畔学院”,

以及供阿里内部学习和交流的阿里学习平台,

阿里在内部培养体系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阿里员工之间经常会用邮件来沟通工作。

一位员工在几个月后才得知与自己邮件往来的职位负责人早已离职。

而跟他对接的是一名新进不到半年的员工,而他在每天的邮件往来中竟没发觉有什么异常。


这就显现出健全的内部培养体系所带来的优渥之处。

企业大可不必为找不到替代者而担心,并且大大节省企业为办理交接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这样的阿里,就算没有张勇,也会有李勇、孙勇来很好地掌舵阿里这艘大船。


这也是希望企业管理者们留意的地方。

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到现代“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标准化和体系化每一次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在企业员工培养领域,相信这样的培养体系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凤凰非梧桐而不栖。”

要想留住“凤凰”,公司必得先修成“梧桐”

总的来说,钱给够,情到位,培养体系最可贵。


来源:网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