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茵博鳌论纸:纸价存在阵痛期,造纸业发展需重点把握3点!

:2018-04-13 中新网、纸业商会

【引言】中新网博鳌4月10日电,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华商领袖与华人智库圆桌会议”上发表讲话,对新时代的制造业提了三个观点,并重点对造纸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


▲ 图为张茵在圆桌会议现场发言。马秀秀/摄


张茵表示,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变革时期,创新发展是各行各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


对制造业而言,张茵认为需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绿山清水。

第二积极把握“一带一路”机遇。

第三用科技实现科技强国。


对于制造业而言,张茵说需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那么,细化到包装纸市场,玖龙纸业是如何把握包装纸行业发展的呢?这里分享一篇纸业商会发表的张茵的讲话。

中国纸业发展的第一阶段

时间坐标:上世纪90年代初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大潮澎湃,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造纸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大量的包装纸需要进口。在这种情况下,玖龙应运而生,高速发展,也使中国包装纸实现了从进口产品向进口原料的转变。

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时间坐标:2008-2015年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深刻影响。中国造纸业也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于市场上存在部分不规范、走捷径的竞争,使得规范的大企业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利润长期低于合理水平,这也反映在股票市场上企业股价远低于应有价值。


玖龙的应对之策:练好内功不断加强对成本的管控;提升清洁文明生产和现场管理;持续对环保提标改造;实施“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不断细化创新各项管理制度;最大程度的调动员工积极性。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效益的不断改善。


包装纸行业领先复苏

时间坐标:2016年-至今

2016年以来,国家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环保提标、淘汰落后产能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步显出成效,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也提高了GDP的质量。造纸行业也从中受益,出现了向好的苗头,特别是环保达标、管理规范的企业竞争优势得到了凸显,逐步走向稳定健康的经营和盈利。


包装纸与经济有着高度的关联性,对经济周期的变化高度敏感,领先感受到复苏;2016年底开始的价格较快上涨虽然有“成本上涨、供需双方库存偏低”等多方面的原因,但需求量的增长仍然是支撑价格的基础;


这次涨价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持续了一个季度以上,延续到今年;当然,市场也并不是供不应求的,因为进口的包装纸总量还是非常少的;总体上中国市场的包装纸供给是可以满足需求的,可以说“供需保持同步增长,总量保持销产平衡。”


全球造纸市场都在复苏,

但纸价存在阵痛期

时间坐标:2016年-至今

当然,市场的复苏也并非只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从国际市场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欧洲的造纸市场也是非常旺盛的。


由于经济刚刚复苏,基础还不是很牢固,再加上市场、原料及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都可能会给价格带来不确定的变化,同样有一个阵痛期。

相关新闻